貢寮漁民節表揚14位模範 海女與環保先鋒齊展海洋精神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貢寮區漁會11日舉辦漁民節慶祝活動,邀集當地漁民歡聚一堂,感謝一年辛勞,並表揚 14 位對漁業經濟與文化有卓越貢獻的模範漁民。新北市農業局副局長劉淑芬親臨現場,與漁民共同見證榮耀時刻。活動中不僅展現貢寮豐富的海洋資源與獨特漁業文化,更揭開模範漁民背後守護海洋的感人故事。
新北市貢寮區位於東北角,壯麗海岸線蘊藏多元漁業資源,包括鲭鰺漁業、白帶魚養殖、娛樂漁業,以及聞名全台的「貢寮鮑」養殖技術。當地更傳承著早期海女徒手採集的獨特技藝,至今仍有漁民堅守這項傳統技藝。今年受表揚的 14 位模範漁民中,郭泰雄與翁戴美玉的故事最受矚目。
郭泰雄身為貢寮區漁會藍海艦隊成員,長期推廣友善漁法與海洋保育。他經營娛樂漁船時,積極向釣客宣導「釣大放小」「永續捕撈」理念,並以身作則清理海漂垃圾,返港前仔細分類回收資源,展現愛海護海的實踐精神。郭泰雄表示,海洋資源需要共同守護,唯有將環保觀念融入日常,才能確保漁業長遠發展。
年近八旬的翁戴美玉女士,自幼隨父母學習沿岸採集,成為資深海女。她未使用任何潛水裝備,僅憑一口氣潛入海中徒手採集海菜與貝類,無論寒暑皆堅持在潮間帶工作。如今雖體力漸衰,仍秉持「能動就是福」的信念,持續在海岸邊延續海女人生,其堅毅精神感動在場所有人。
新北市農業局指出,近年持續推動「嗨漁港」計畫,依漁港特色進行轉型升級。以淡水漁人碼頭為例,透過結合觀光與漁業,成功活化漁港經濟,未來將在貢寮區複製此模式,優化設施並發展休閒漁業。貢寮區盛產貢寮鮑、石花菜等漁獲,透過「海底池養殖」技術,不僅降低成本,更維護海洋生態平衡。未來將與漁會合作辦理行銷活動,推廣海洋教育與生態保育,歡迎民眾走訪北海岸,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漁民。
活動現場也展現貢寮漁業的創新能量。「貢寮鮑」採用自然海水循環的海底池養殖,結合黑鮑與九孔混養技術,產出的鮑魚肉質緊實、風味獨特,成為台灣養殖漁業的標竿。農業局表示,將持續輔導漁會強化品牌行銷,透過產銷履歷與在地食材推廣,提升貢寮漁產的市場競爭力。
此次漁民節不僅是歡慶場合,更見證漁業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八旬海女的堅持與環保先鋒的行動,共同譜寫貢寮漁民與海洋共生的故事。新北市農業局呼籲社會大眾支持在地漁業,透過品嚐新鮮漁獲、參與海洋教育活動,一起守護這片孕育無限可能的藍色家園。

- 地方新聞-07-21- 《野孩子生活節》鬧熱溫馨唱響家庭日
- 地方新聞-07-21- 新北高工全國技能競賽榮獲4金、5銀和5銅佳績
- 綜合新聞-07-21- 萊茵魯爾世大運我國奪隊史男團首金 賴清德總統
- 天機神算子-07-21- 今彩539 → 08、15
- 地方新聞-07-18- 夏季旅展「台北館」開張!打造「夜台北」新亮
- 地方新聞-07-18- 台北國際夏季旅展-暢遊桃園.山海之間,沉浸式
- 地方新聞-07-18- 基北北桃聯手出擊 新北商洽會打造北台灣產業
- 地方新聞-07-18- 從田間到餐桌的安心承諾 新北榮登食育力五星榜
- 地方新聞-07-18- 鐵道騎行結合淨灘 深澳邀民眾打造永續山海線
- 地方新聞-07-18- 新北推「不塑之客」消費抽獎 兩商圈接力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