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四項環保指標奪冠 污水接管率飆升3 創歷史新高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在 113 年度直轄市及縣(市)政府環境保護績效考核中,一舉奪得「環境影響評估與環境教育」「水污染防治」「推動因應氣候變遷行動」「毒物及化學物質管理」四大項目特優,成為全台唯一四項全勝的直轄市。30日由環保局長程大維率領團隊於市政會議接受獎項,市長侯友宜親臨表揚,強調「人口最多的城市也能成為最綠的城市」。
身為全台人口破 400 萬的第一大城,新北市面臨開發與環保的雙重挑戰。侯友宜指出,市府團隊自 2019 年全面退場燃煤鍋爐,2020 年簽署氣候緊急宣言,2021 年提出涵蓋能源、產業、生活的「三大零碳藍圖」,今年更通過市長聯盟九項淨零指標認證,展現「用行動兌現承諾」的決心。
在環境影響評估方面,新北市列管 260 餘件開發案,透過「環評書件查詢系統」實施動態追蹤,並首創「綠色城市審議規範」,將審查效率提升 30%。環境教育則以 36 場實體課程吸引 6,700 人次參與,特別設計企業 ESG 培訓、青年綠色創客工作坊,更鼓勵民間團體結合性別平權理念,以戲劇、繪本等創意形式深化環保共識。
毒物及化學物質管理連續七年蟬聯特優,納管 521 家列管業者,針對 845 種毒性化學物質實施「源頭管理 + 分級管制 + 災害防救」三層防護。今年 6 月舉辦的「毒化災預防論壇」匯聚產官學界,透過無預警模擬演練強化業者應變能力,建立「自助、互助、公助」的社會防災網絡。
水污染防治成果最為顯著:淡水河嚴重污染河段從 100 年的 5% 銳減至 0.5%,污水接管率從 28% 躍升至 72%,處理率居六都之冠。市府創設「河川流域治理平台」整合跨局處資源,搭配水環境巡守隊每日巡檢,透過科技監測與民眾參與雙軌並進,徹底解決河川異味問題。
因應氣候變遷方面,新北市成立跨局處「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導入 AI 動態號誌智慧運輸走廊、設置 AI 智能分選廠提升 13% 再利用率,並推動「節能 E 好宅」計畫協助舊建築節能改造。環保局長程大維強調,這些創新措施讓新北市在 ICLEI 世界大會上獲選「聖保羅行動策略」示範城市,成為亞洲綠色轉型的標竿。
展望未來,新北市將持續以「科技創新」與「全民參與」為核心,強化跨部門協作,目標在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侯友宜呼籲市民齊心守護這片土地:「永續不是口號,而是每個人的日常選擇。新北市願意當這場綠色革命的先行者,讓下一代看見藍天綠水的永續家園。」

- 地方新聞-07-30- 新北四項環保指標奪冠 污水接管率飆升3 創歷史
- 地方新聞-07-30- 基北北桃四市新加坡簽MOU 強化星馬觀光市場版
- 地方新聞-07-30- 國內客船登船實名制8月4日正式實施 民眾乘船要
- 綜合新聞-07-30- 養成孩子以AI輔助學習素養,台北市率先全國發佈
- 綜合新聞-07-30- 文化大使展風采!台北市青少年民俗運動訪問團
- 綜合新聞-07-30- 台北市立中正高中走訪歐洲藝術殿堂:從文藝復
- 綜合新聞-07-30- 《北一女青年》榮獲全國校刊競賽三項首獎,寫
- 綜合新聞-07-30- 英語學習結合品格教育—北投國中2025英語品格營
- 綜合新聞-07-30- 芳和實驗中學點燃太空夢想:自主學習與跨域整
- 綜合新聞-07-30- 新北打造閱讀城市成果亮眼 13組績優學校團體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