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地方新聞 >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20年 《編織.復返》特展見證蛻變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孫曜樟 時間:2025-08-25 人氣: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20年 《編織.復返》特展見證蛻變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為慶祝開館20週年,於25日在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舉辦《編織.復返》特展。此次展覽旨在回顧泰博館二十年來的蛻變與成就,內容不僅包含館藏文物與多項全國創舉紀錄,更將鎮館之寶「泰雅族貝珠長衣」首度移至館外公開亮相。展覽透過三大展區及互動裝置,呈現泰博館在典藏、研究與教育推廣方面的成果,並藉此開啟與國際博物館的交流新頁,向大眾展現泰雅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生命力。

原民局表示,自民國94年開館以來,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已累積服務超過400萬人次,並長年維持全國原住民族地區原文館年度入館人次首位。館內典藏293件織品、生活器具與金屬製品等文物,致力於保存泰雅族的語言、器物與族人生命經驗。民國108年,該館率先訂定管理要點,成為全國首創聘用在地兼職導覽員的原文館;民國109年成為首座通過博物館評鑑的原文館;民國111年更首辦織紋分析調查,開創原文館研究的新紀元。

今年,泰博館再創里程碑,不僅開啟國際交流,派遣研究人員赴德國柏林民族學博物館與奧地利維也納世界博物館,調查散佚海外的烏來泰雅族文物,更成為全國第一座與維也納世界博物館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原文館,象徵泰雅文化正式踏上國際舞台。館方表示,這些「全國第一」的榮耀,是所有館員、研究者及合作夥伴長年耕耘的成果,如同一台堅定的織布機,將烏來的歷史與故事細密編入泰雅文化的圖景中。

這次特展以「編織」為核心意象,規劃「經線啟程:泰博二十織跡」、「紋理之間:文物珍藏」與「織藝新生:從傳統到創新」三大展區。展覽中除了首度公開亮相的「泰雅族貝珠長衣」,去年甫完成修復的「醫用聽診器」也一併展出。此外,現場更首次播放七位建館重要推手與在地工作者的紀錄影片,並設有科技互動裝置,邀請觀眾親身體驗泰雅織布的流程與技巧。

新北市副市長陳純敬致詞時表示,泰博館20年的努力是無數人攜手織就的成果,如同國家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尤瑪·達陸為特展創作的意象裝置,承載著歷史記憶與編織精神。他誠摯邀請民眾走進展場,感受泰雅織布的美與生命力,並期許泰博館在未來20年持續深耕專業,拓展國際合作,建立烏來織者的技藝知識庫,成為守護泰雅文化的重要平台。

新北市原民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強調,文化影響力是城市競爭力的一環。本次特展即日起於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展至9月1日,後續將移師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接力展出至民國115年5月31日。展覽期間亦規劃豐富的周邊活動,包含兩場講座沙龍、兩場親子活動以及八場織布主題手作課程,歡迎民眾共同參與,從一針一線中體驗工藝的細膩與文化溫度。

圖 /走過20年迎400萬人,烏來泰博館特展25日揭幕,邀您體驗泰雅文化。(原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