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市府改善內科堤頂北上盲腸交流道 尖峰可節省約15分上匝道排隊時間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信宏)內湖科技園區周邊交通壅塞問題,長期困擾台北市交通。市長蔣萬安上任後,把內科列為交通首要改善要務,其中於堤頂交流道「開腸破肚」新開設國一北上匝道。工務局宣布,堤頂交流道新匝道工程已完成,預計7月初通車。
副市長李四川於完工督導時表示,堤頂大道銜接國1北上線,過去因要繞一個大的半扁圓形動線,使得南下北上車流擠在一起,車輛慢慢排隊才能上匝道,時常造成壅塞情形。
他說,市府團隊研究後,決定在內湖運動公園範圍新開設匝道,讓車輛提前匯入舊宗路2段進入國道北上線匝道口,路程從7百公尺縮短為3百公尺,將可縮減既有通行時間約15分鐘左右,有效紓解壅塞車流。
交通局科長黃皇嘉指出,以往堤頂大道1段要銜接國道1號堤頂交流道,往北方向行車動線須先通過國1下方,接著繞行陽光抽水站,再右轉到舊宗路2段進入堤頂交流道的北上匝道。這路線有南、北多股車流相互交織,很容易造成壅塞情形。
為此,市府去年12月開始施作堤頂北上捷徑交流道新開設匝道工程,改善堤頂交流道動線,未來尖峰時段由內科離開往基隆、汐止北向車流,可免受到堤頂交流道南下車流影響,希望藉此分流車輛減少壅塞,並提早因應未來捷運東環線施工期的交通黑暗期。
新工處工務所主任洪辰儒表示,近250公尺的新匝道費時6個月開闢,以低衝擊生態工法施作擋土工程,設置大量駁坎石,並種植灌木利用雨水澆灌,目標打造為會呼吸的綠色道路,工程已完工進行驗收,預計七月初可通車使用。
交通局強調,為改善內科交通問題,已進行上午進、下午出的車流改善計畫,去年10月先於堤頂大道2段與瑞光路358巷新設路口,供車輛於平日上午尖峰時段左轉,簡化港墘、堤頂路口動線,紓解上午沿堤頂大道與舊宗路進入內科園區的車流。
交通局並指出,實施後有效紓解量增加近6%,堤頂大道往北時間也減少25%。北市府會依照交通會報擬定的改善方案,一步步落實,讓民眾有感內科周邊交通已有改善。

- 兩岸藝文-10-17- 2025 台北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共感 · 回聲 Reson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幼兒園體罰疑雲再起 議員陳乃瑜批監督失
- 地方新聞-10-17- 中央挹注 4655 萬 新北首座智慧抽水站啟動興建
- 地方新聞-10-17- 東北角紅甘進入賞味期 新北推美食結合人文生態
- 地方新聞-10-17- 淡水魚市週末限定 賞畫品海鮮粥還能彩繪大漁旗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五月通車 串聯淡水八里打造北海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通車 新北規劃3公車快線串聯淡水八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三讀通過氣候變遷自治條例 邁向2050淨零目
- 地方新聞-10-17- 萬金石馬拉松邁向運動平權 新增女性與非二元
- 地方新聞-10-17- 臉書廣告誘騙投資 新北刑大破假投資詐團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