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透過美感再造的視野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教育部自105年度起於全國推動「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今(112)年邁入第8年,本計畫委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成立輔導團隊,進入學校實際現勘訪視,並由教學場域出發,結合學校需求,再造出兼顧自然環境、在地文化及校園整體視覺美感之公共美學教育空間,計畫推動至今已協助97所學校營造出獨具特色的美感校園。
高雄市大寮區溪寮國民小學,學校座落於農村聚落的邊陲,被小型加工鐵工廠和農田所環繞,該校改造基地位於校園西側桃花心木林中,早期於樹林下所建置的生態水道與小徑,因維護不易導致損壞,變成校園內最危險與髒亂的角落。透過本次改造計畫,將碎化的水道填平後種植綠意盎然的草坪,營造成為操場跑道旁的純淨空間,讓孩子們有機會快樂地在校園中奔跑和重拾桃花心木林下的綠蔭風光。
此外,為了突顯溪寮國小農業社區的自然美學,並結合學校農業主題課程,透過改造計畫,疏通了河圳的淤泥,創造出學校與周邊的灌溉埤川河道邊界,在小河道上架設兩座可供參與授課的水橋與小亭;水圳上最顯眼的是一座可由學生們依動力機械原理拉抬升降、仿梵谷畫作中的荷蘭吊橋,充滿歷史與藝術的想像。另一座則為木構屋頂的休憩亭,孩子走進林蔭小路,穿過橋梁跨越水道,以水、農田、古厝等在地教材,引導孩子們從社區、土地、環境重新認識自己生長的所在,描繪出一條自己「家鄉的記憶步道」。
教育部表示,師生可從改造後的美感教育基地探索過去及想像未來,校園的改造及轉變,更促進學校與社區間共同的美感美學關係。本計畫所發動的探索環境到創造美感歷程,更進一步放大孩子們的眼界,同時於心中種下感受美的能力,並成為孩子們美感的養分,帶領學子們於將來發揮深遠的「影響力」。
- 企業報導-10-01- 2025年ITF台北國際旅展開跑
- 政治經濟-10-01- 114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實務工作坊暨學校推
- 地方新聞-10-01- 鏟子超人在校園 復興高中足球隊 前進花蓮光復鄉
- 綜合新聞-10-01- 育達高中參與2025 TCAC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
- 綜合新聞-10-01- 泰北國小部教師節敬師活動-敬師、謝師、愛師
- 地方新聞-10-01- 泰北教師節敬師活動-桂馨敬師‧芬芳永存
- 綜合新聞-10-01- 泰北榮耀,再創佳績–泰北國際雙語學校國小部
- 綜合新聞-10-01- 女力資安雙捷報 西松高中勇奪全國賽雙項第三
- 兩岸藝文-10-01- 建成國中X台北當代藝術館《漂流地圖》特展登
- 綜合新聞-10-01- 打造跨域學校新場域,景美女中綜合大樓新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