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歷史的眾聲喧嘩匯集成串流平台 史博館「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
(台灣TB新聞網/記者茱茱)國立歷史博物館整建發展自辦公共藝術計畫,以「想想歷史」為題公開徵選。去年由藝術團隊害喜影音綜藝有限公司偕同三位藝術家雪克、張紋瑄和劉千瑋獲選,今年計畫正式啟動即展開一系列民眾參與計畫,邀請大眾及周邊居民一同協力,讓歷史的眾聲喧嘩在史博館匯集串流!

「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執行團隊以共同體的想像為核心,藉由《誰在寫歷史?》、《倒數第二個箱子》及《懷舊是危險的嗎—還我河山》三件公共藝術作品提問對歷史的思考和想像。此提問不僅從三位藝術家各自長期關注的議題出發,更期待透過社會溝通和公眾對話,逐步塑造出最終的作品。
史博館和藝術團隊今年甫簽約不久,即開啟一系列民眾參與計畫。其中「歡迎來到歷史大片廠」於2月率先登場,邀請和徵求史博館志工、城南地區的居民師生、里長,以及對歷史文化有興趣的民眾,從個人的影視作品想像出發,延伸到眾人對歷史想像的詮釋,最後由藝術家與參與者協力創作一部影劇企劃。歷史大片場的概念和過程宣告了「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的精神,也是史博館期望透過整建升級,和群眾重新想像博物館未來的縮影。

張紋瑄作品《倒數第二個箱子》於3月和4月經由2梯次4場的「過去的日常與當下的典藏」工作坊,引導參與者互相激盪創意,從物件的特性出發,為館藏文物及日常生活的物件,創造了人物外表、16型人格、特殊喜好等等設定,協助參與者將抽象的權力、政治等概念具象化,也使藝術家能進一步理解史博館的志工,以及城南地區的居民師生與里長,是如何思考歷史、認同與物件(典藏)之間的關聯。
雪克的《誰在寫歷史?》以電影為媒材,開放徵求與史博館有地緣關係,或對歷史、藝術、認同有好奇或質疑的青少年參與者,從4月至7月以10餘場工作坊一起閱讀文獻和檔案,進而思考並詮釋背後的歷史脈絡與認同建構。參與計畫的12名青少年有高中、高職及自學生,來自台北、台中、花蓮等地。經近3個月的引導與扎實討論,各自以個人的「認同」發展出一段行為藝術,內容指向社會期待、家族歷程,以及個人喜好等。藝術家雪克接續將以影像縫合成完整作品,以青少年的「我是誰?」,映照史博館曾經背負「我們是誰」的任務。
此外,劉千瑋《懷舊是危險的嗎?─還我河山》作品運用史博館整建過程產生的廢棄建材進行創作,7月初也將史博館替換下的綠頂琉璃瓦進行碎化處理。為了匯集歷史的眾聲喧嘩,史博館與公共藝術團隊以「History +|【想想歷史】現正熱播中」量身打造FB及IG專頁成為串流平台。配合時事與特殊節日,跟觀眾介紹各種有趣的藝術計畫、歷史謎團,和計畫相關的展覽。隱身幕後的小編,也透過提問、互動等,將網路上的聲音化為團隊想像歷史的養分。邀請大家共同期待當代藝術介入後的全新史博館!
「History +|【想想歷史】現正熱播中」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119539280 IG請搜尋:history_plus_nmh

- 企業報導-10-01- 2025年ITF台北國際旅展開跑
- 政治經濟-10-01- 114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實務工作坊暨學校推
- 地方新聞-10-01- 鏟子超人在校園 復興高中足球隊 前進花蓮光復鄉
- 綜合新聞-10-01- 育達高中參與2025 TCAC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
- 綜合新聞-10-01- 泰北國小部教師節敬師活動-敬師、謝師、愛師
- 地方新聞-10-01- 泰北教師節敬師活動-桂馨敬師‧芬芳永存
- 綜合新聞-10-01- 泰北榮耀,再創佳績–泰北國際雙語學校國小部
- 綜合新聞-10-01- 女力資安雙捷報 西松高中勇奪全國賽雙項第三
- 兩岸藝文-10-01- 建成國中X台北當代藝術館《漂流地圖》特展登
- 綜合新聞-10-01- 打造跨域學校新場域,景美女中綜合大樓新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