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的技藝與記憶 新北泰博館背簍kiri特展登場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為呈現台灣不同流域、地區的泰雅族人所傳承之kiri(泰雅語:背簍)文化,新北市原民局特別與台中市原民會合作,匯集台中泰雅族雙崎部落背簍的田野調查報告,加上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典藏品背簍的故事,並結合傳統,展現傳承精神,於本次展間中實體展示烏來部落文化健康站長輩們精心手製的背簍,讓民眾能近距離一窺傳統工藝。
原民局表示,泰雅族的Kiri多選用黃藤、竹、月桃等植物作為主要製作材料,其中廣泛採集高海拔的黃藤,因靭性夠又堅固耐用,所製作出來的藤編品可承受較重之重量。有鑑於此,要做出一只背簍,是相當耗費體力的,光是採藤就要冒著在山中穿梭被藤刺傷的風險,接著第二步驟還需除去藤上所有的刺,至此,前端作業還未完,採來的藤材要再經裁剪、清洗、去節、剖藤、曬藤及削藤等處理後,才能成為可編織的素材,看似平凡的背簍,其實編製工序是需要近30道繁複精煉的過程,包括:以透孔方格編織法作底,簍身再以透孔六角編法編製到收緣口,從製作藤口、底座與簍腳,最後編製背帶,處處充滿細節,每個步驟細細琢磨,全是扎實精湛的技藝。
持續記錄與保存傳統工藝技術,這次展覽除了整理深度訪談台中泰雅族雙崎部落工藝師的田野調查報告,也在展間設置了一區泰雅族傳統家屋,特別展出新北市烏來部落文健站長者們手工製作的背簍,並將背簍掛置於家屋牆上,象徵生活即是文化,更能藉此讓參觀者細究藤芯、藤皮等材料的原貌與技術細節。
新北市原民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表示,烏來泰博館為持續傳承及活化傳統工藝文化,並促進與其他原住民族文物館間之館際合作,今年特別與台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合力策展,結合典藏品kiri的故事,希望喚起現代人對過去祖先所傳承的生活智慧與生命經驗,並經由跨地域的合作,帶領民眾從更多元視角認識泰雅族工藝文化之美。
此次特展即日起開展,展期至8月10日止,除了展覽之外,原民局規劃臉書打卡限量送禮活動及藤編工藝DIY體驗活動。
- 社會新聞-01-17- 基隆監獄舉辦春節懇親活動現場暖心傳遞親情
- 產業新聞-01-17- 冬日新北五股濕地迎稀客 白琵鷺與黑面琵鷺現身
- 地方新聞-01-17- 新北環保局辦環評顧問機構評鑑 提升開發案環
- 課程活動-01-17- 新北捷運推春節集章活動 搭捷運走春祈福迎好
- 綜合新聞-01-17- 新北「跳蛙公車 APP」改版升級 1/20 開放買 2 月
- 地方新聞-01-17- 東門溪治水工程加緊趕工 侯友宜視察盼解鶯桃淹
- 產業新聞-01-17- 農業部:春節農產供應充裕 國人安心採購
- 兩岸新聞-01-17- 2025大陸江西省台胞台屬迎春聯誼會 在南昌舉辦
- 兩岸藝文-01-17- 關懷弱勢落實聯合國人權公約 教育部辦理「台灣
- 產業新聞-01-17- 新北包種茶化身「鐵定包中」 為學測考生加油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