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世壯運打造國際級醫療防護網 新北首創中醫義診服務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於 5 月 17 日至 30 日在新北市與桃園市 27 個場館舉行,預計吸引全球數萬名壯年選手參賽。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為確保賽事安全,已啟動全方位醫療應變機制,包含設置 41 處醫護站、動員 1570 名醫護人員、調度 291 台救護車,並建置「醫療後送綠色通道」,連結新北 17 家與桃園 10 家急救責任醫院,確保傷患可在黃金救援時間內獲得適切治療。首日賽事即有 26 名選手受傷,其中 21 人經現場處理後重返賽場,5 人送醫後順利出院,展現機制實際效能。
此次賽事醫療規劃創下多項突破。衛生局首次整合雙北醫療資源,在場館內外設置高密度醫護站,平均每處場館配置近 2 名醫師與 4 名護理人員,並調派 97 名專責人員進駐主運中心,即時掌握各場館醫療需求。救護車配置密度更達每公里 0.8 台,較一般大型活動提升 30%,確保傷患送醫過程暢通無阻。陳局長強調,透過與醫院的即時聯繫網絡,傷患送醫時間可縮短至平均 12 分鐘,較常態縮減 40%。
賽事期間另一亮點為中醫義診服務。由新北市中醫公會發起,匯集北北基宜地區 35 位中醫師輪值,為選手提供運動傷害即時處理與體能調理建議。中醫師們透過針灸、推拿等傳統療法,協助外國選手緩解肌肉痠痛,並贈送中藥貼布與保健茶包。來自加拿大的鐵人三項選手 John 表示,「這是我首次體驗中醫治療,效果驚人,現在肩膀的疼痛完全消失了!」
衛生局指出,這次賽會不僅是體育盛事,更是檢驗城市公共衛生能力的重要指標。除醫療保障外,衛生局同步執行嚴格的防疫監控措施,包含每日場館環境清消、提供免費快篩試劑,並與疾管署合作實施症狀監測機制。截至目前,賽會期間未發生群聚感染事件,證明防疫策略成效顯著。
陳潤秋強調,新北市以「零疏漏、全照護」為目標,透過跨區域醫療資源整合,成功打造兼具效率與溫度的醫療防護網。未來將持續優化大型活動醫療應變模式,讓國際社會看見台灣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專業實力。
- 兩岸藝文-09-08- 《細漢大仔》校園巡迴映演 首場熱烈登場
- 地方新聞-09-08- 餐飲管理科課後工讀協調會議 開創產學雙贏 提早
- 產業新聞-09-08- 水利局整合科技與團隊 新北寫下防汛管理新頁
- 社會新聞-09-08- 榮星花園公園整體大改造117年底完工 全齡共融兒
- 天機神算子-09-08- 今彩539 → 13、27
- 綜合新聞-09-08- 新北彙編教育學論文集 57位教育人員30篇研究成果
- 綜合新聞-09-08- 東園少棒世界冠軍凱旋遊行 市民共榮,串起城市
- 綜合新聞-09-08- 14所國小入圍「114年度教學卓越獎」
- 綜合新聞-09-08- 大學共繫 韌性創新─2025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
- 課程活動-09-08-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52》系列第九場公益講座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