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耕園故事03〕後壁崁頂放火馬古戰場
(全民專欄/陳天授)從1832年(道光12年)張丙、1836年(道光16年)沈知,再到1862年(同治元年)戴潮春的事件,在這短短的30年間,接二連三的發生這麼嚴重的社會治安問題,台灣社會已逐漸將民間械鬥的惡化成「殺官攻城」的叛亂事件。
我在〈拒戴潮春軍的紮營安溪寮庄〉一文所述,主要在凸顯國家權力在鎮壓「戴潮春事件」的經過,對於我們世居下茄苳堡安溪寮庄先祖生活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畢竟以「國家中心理論」的研究,其重視的都是偏重國家治理採取的政策,完全忽略了社會最底層人民生活所遭遇的痛苦。
從「戴潮春事件」中所爆發在下茄苳堡地區重要戰事的「崩埤戰役」,其「崩埤」的所在位置,即是當今台南市後壁區崩埤、崁頂周遭。迄今,民間還流傳:因為官兵在戰場上死傷慘重,戰後當地村落「鷄不啼,狗不吠」,百姓擔心死者甚多,冤魂未散,經請示崩埤戰場鄰近的廟宇崁頂「勸善堂」的池府千歲,獲得「池王有吃、冤魂也有得吃」的開示,因而在池府千歲聖誕同一天舉行射火馬祭典,以馬形的蜂炮煙火以慰亡靈。(取自網路)
另一流傳:清末欽差官林進押解庫銀途中遭盜賊追搶,官兵暫時在崩埤築土堆避難,當夜颱風來襲,官兵搭乘竹筏流至崁頂岸邊,未料八掌溪一夜改道,被盜賊追困至一處,結果官兵慘遭滅頂。在崁頂聚落西邊的沼澤地是八掌溪舊河道,也是傳說官兵覆滅之地,後來當地的村民在此地進行舉辦射火馬祭典,至今延續已有160多年之久,火馬以竹架與紙紮而成,炮火放置馬腹與馬匹周邊,儀式開始後附身乩童騎上紙紮火馬,馬頭向北,在蜂炮四射後讓火馬陸續燃燒。(取自網路)
關於「後壁崁頂放火馬」的緣由,除了崩埤戰役「林進避崩埤」之說外,還有械鬥之說,無論如何「後壁崁頂放火馬」的保存「勸善堂」,在2020年時被入選為台南市「無形文化資產」,這是全台唯一的民俗文化祭典,每年都吸引文史工作者與背包客前往參加。此戰後,戰場附近的「土虱」多覓食於人頭骨內組織並藏身於內,使得土虱肉質鮮美,在當地留下了「土虱仔肉好呷,但是無許爾濟死人頭殼通好敲」(土虱魚肉好吃,但是沒那麼多死人頭殼可以挖)的地方諺語。(取自網路)
根據網路上流傳的資料記述,我還是傾向於林豪在《東瀛紀事》(照片如附)上,對於「戴潮春事件」中,代表國家權力由掛印總兵林向榮統領3,000名,和林向日從廈門募集來官兵的軍次「崩埤」,其對峙與塵戰戴潮春軍激烈傷亡的古戰場遺跡。想到唐代王翰詩「古時征戰幾人回」,不禁感觸不幸戰死在「崩埤」戰場上的亡魂。
「崩埤」戰場在當今台南市後壁區崁頂里,根據《後壁鄉志》記載,2018年崁頂里被併入菁豐里,菁豐里的傳統庄頭乃明鄭時期已建立,目前聚落仍保有傳統民俗技藝,如宋江陣,後壁崁頂地區迄今乃保有尚武的氣節之風。
「戴潮春事件」發生的前後,也正逢1860年(清咸豐10年)臺灣被迫開放雞籠、滬尾、打狗,也包括了安平港,我們村裡遭逢「戴潮春事件」之外,禍不單行的是那年6月7日,又在白河地區發生6.5規模的大地震,造成千餘人的傷亡和數千多間房屋的倒塌。
這當然對下茄苳堡安溪寮庄一帶的居民,在遭遇人禍的劫難和地震的天災,我們陳家生計無可避免的也會遭受到影響。1862年爆發的「戴潮春事件」,一直延續了4年才平息。接下來我高祖父母還要面對1875年發生在店仔口的「吳志高事件」。(作者現任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 企業報導-09-15- 「雀巢1000天營養計畫」深耕在地十年 獲亞太及台
- 社會新聞-09-15- 「人權教室」從心開始 新泰國中教師研習 讓尊重
- 美食天地-09-14- 2025大正町藝術祭 消費滿500元贈條通卡 優惠至1
- 企業報導-09-13- 條通商圈9/13封街 「大人味微醺派對」狂歡 品串
- 地方新聞-09-12- 霹靂小組拂曉攻堅破門 新北刑大查獲業賭場逮
- 地方新聞-09-12- 總統杯慢速壘球賽落幕 新北消防擊敗北市警局奪
- 地方新聞-09-12- 新北義民祭首納性平亮點 瘋家皇后遊行跨界對話
- 地方新聞-09-12- 財劃法25年未修釀失衡 新北國民黨團批民進黨執
- 地方新聞-09-12- 首屆「潮月新莊」9/27 登場 新北廟街、新月廣場
- 綜合新聞-09-12- 台北市13校共襄盛舉!廣達游於藝巡迴展「生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