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三談02〕閱讀丘念台筆記(二)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1-03 人氣:

〔安齋三談02〕閱讀丘念台筆記(二)

(全民專欄/陳天授)我閱讀林世璋寫的〈擇善固執的儒者──丘念台先生訪問記〉,在這篇文字裡,有助於我們了解1950、60年代台灣政局,特別是當年有關省府「吳國楨案」的紛爭,與為什麼會爆發慘烈「八二三炮戰」的兩岸歷史背景。

林世璋在訪問丘念台先生的文中指出:

台灣光復初期,在行人稀疏的街道上,大家總可看到一位經常穿著中山服(夏白冬黑幾乎是固定的顏色),手攜布雨傘,獨自彳亍來往的高個子。這位高個子是誰?就是乙未抗倭護台,震動中外的丘逢甲進士的哲嗣,亦即民間漫稱為「台灣孔夫子」的丘念台先生。人們給予他這一「雅號」,固然是尊敬的意思;但另方面也表示他的為人有些古色古香與世俗相異的地方。

當時他任行憲前的台籍監察委員,時常下鄉訪察民情,並不算是怎樣顯赫的人物。但由於他在抗戰前後致力抗日運動,和勝利後曾在華南展開救助台胞工作,聲譽所播,不僅使全省台胞加深對他的認識;而且因為他的生活平民化,喜歡接近大眾,所以逐漸使他成為地方必需的溝通官民情感的橋樑。換句話說,他已很自然地在鄉省中建立起精神領導的地位;遇本省發生與大眾有關的事故,無論粵籍或閩籍的台胞都要找他商量解決。因之,他家的訪客,常常川流不息,而他本人也忙得不亦樂乎!

訪問文中繼續指出:

在總的印象說,筆者〔按:指林世璋〕覺得念台先生不僅是一位色溫、貌恭、言忠信、行篤敬的君子,而且是個寬柔有容,擇善固執的儒者。他那高尚的抱負和刻苦奮鬥的生活經驗,是值得青年同志學習的;至於外間說他患有嚴重的健忘症,其實並非真個如此。只因他左眼視力欠佳,在認人方面稍感吃力之外,對於其他一切事物的記憶,還是很健全的。

又有人說:丘先生性情古怪,難以共處,實則一如他所自承的,具有一般性的「中國老讀書人有所不為的脾氣」而已。在這方面,可以略述他的兩個小故事:一、民國十四年,他任東北兵工廠副技師時,有感於東北局面的不夠明朗,曾經慨嘆地說:「東三省兵工廠製造的槍砲確實不錯;但是用來打外國侵略者,我舉雙手贊成;如果用來打中國人,我總覺得是虧心事!」該廠督辦楊宇霆聽到之後,很不高興,曾說他是「發神經病」的!二、民國廿二年間,他正積極奔走抗日,對於十九路軍在福建的囂張作為,每加檢討;及至閩變發生,有人向陳銘樞推薦請重用他時,陳氏回說「丘某人滿腹經綸,盡是書生之見……」,顯然暗示不需要他的意思。事實上,他們還赫赫奕奕時,丘先生就看出他們的形跡,早已決心離開他們了。

在上述的這段文中特別提到,民國廿二年間,丘念台正積極奔走抗日,對於十九路軍在福建的囂張作為,每加檢討;及至閩變發生,有人向陳銘樞推薦請重用丘念台時,陳氏回說「丘某人滿腹經綸,盡是書生之見」,顯然暗示不需要他的意思。事實上,他們還赫赫奕奕時,丘先生就看出他們的形跡,早已決心離開他們了。

根據《維基百科》指出:

閩變,又稱福建事變,是1933年11月駐紮福建省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反對南京國民政府的起事,其後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起事者為蔡廷鍇、蔣光鼐、陳銘樞和李濟深等人,及其帶領下原本在福建參與剿滅中國工農紅軍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由於未得到各方支持(雖與紅軍簽訂了抗日反蔣的初步協定,但是因為當時中共領導人王明的反對而未能讓紅軍施以援手),次年一月,事變的十九路軍即被蔣介石以優勢兵力擊敗。戰敗後,事變諸高層領導人出走,十九路軍亦在繳械後被解散收編。

《維基百科》介紹陳銘樞(1889-1965),他是廣東合浦(今屬廣西)客家人,中華民國二級上將,民革的創始人之一。曾任代理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交通部長,廣東省政府主席,國民革命軍右翼集團軍總司令。念台先生原籍廣東蕉嶺,祖上移居台灣已五世,是道地的客家人,他生於台中縣潭子鄉大埔厝,恰是寇深禍極的甲午年,由於清廷對日戰爭失敗,被迫訂下割讓台灣的辱約。

訪問文中還指出:

他〔按:指丘念台〕父親倉海先生〔按:指丘逢甲〕和巡撫唐景崧抱持「義不臣倭,願為島國」的志節,聯合號召抗日,終因援絕而撤退內渡。那時,念台先生還不滿兩歲,便跟隨家人一起逃亡了。所以後來遇到有人提及此事時,他會很感慨地說:「我一生下來就做了戰敗國的小國民,第二年台灣淪陷,即開始嘗試逃亡的生活,說來命運多苦啊!」

由於上述這段沉痛的史實,和其幼年的困頓際遇,才迫使念台先生發奮立志,以復台興國為己任。

法華暨孔雀明王經法會
重閣講堂長老悟空法師悲智菩提心花蓮祈福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