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新平庸年代》書評
(文/博客思出版社編輯部)黃炎東教授以其豐富的學術閱歷與深刻的社會觀察,寫下《突圍,新平庸年代》一書,猶如暮鼓晨鐘,敲醒身處台灣當前困境中的人們。本書以平實的語言,對比了台灣昔日困頓卻充滿向上動能的「舊平庸年代」與今日物質相對豐裕卻瀰漫茫然與停滯感的「新平庸年代」,並直指後者的根源在於「人心和價值觀念」的偏差。作者並非僅止於診斷問題,更積極提出以「教育與終身學習」為核心的突圍之道,期盼能藉由觀念的革新,引領台灣重拾開創新局的雄心壯志。本書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對兩個「平庸年代」的精闢對比。作者以自身成長經驗為例,生動描繪了四、五十年代台灣物質匱乏,但家庭與學校卻能傳遞樸實而堅韌的價值觀,培養出具備獨立思考能力、重視品德與責任感的人才。正是這群人透過教育學習與不懈努力,最終締造了台灣經濟起飛的奇蹟。反觀今日,高房價、低薪資等結構性問題固然令人憂慮,但作者更強調的是,社會普遍瀰漫的小確幸心態、對物質的過度追求、以及價值觀的混淆,才是導致「新平庸」的深層原因。這種從內在尋求解答的視角,值得我們深思。
書中並未空談理論,而是透過作者自身的生命歷程,具體展現了教育與學習的力量。從父母的身教言傳,到求學階段的勤奮努力,再到學術生涯的精進不懈,黃炎東教授以其親身經歷印證了「觀念足以改變世界」的信念。書中穿插著許多富含哲理的小故事與生活感悟,例如父親廣博開放的觀念、母親無怨無悔的付出、以及求學時期的閱讀積累,都成為作者日後發展的重要基石。這些真切的敘述,讓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並反思自身成長過程中,家庭與教育所扮演的角色。
本書的核心觀點在於強調「教育改變觀念,觀念改變命運」。作者認為,面對新平庸年代的挑戰,唯有透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書中不僅探討了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更強調了終身學習的必要性。在快速變遷的時代,唯有不斷吸取新知,才能不被時代淘汰,並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找到新的突破口。作者鼓勵讀者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積極學習新技能,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在結語中表達了對台灣未來的期許,並希望藉由本書引出各路思想大師及有識英雄,共同為台灣的發展貢獻力量。這種開放的姿態,展現了作者深切的社會關懷與責任感。
《突圍,新平庸年代》是一本充滿啟發性的書籍。黃炎東教授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與對台灣社會的深刻觀察,為身處迷茫的現代人提供了一盞指路明燈。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物質滿足的同時,更應重視內在價值觀的培養與不斷的學習成長。無論是對於感到徬徨的年輕世代,或是對台灣未來發展感到憂慮的社會人士,本書都能帶來一些啟示與反思,鼓勵我們勇敢面對挑戰,以積極的態度與不斷學習的精神,共同開創台灣的新盛年。#博客思出版社

- 綜合新聞-07-11- 教育部鄭英耀部長視察台南市鹽水國中、鹽水國
- 兩岸藝文-07-11- 萬里首座原住民文健站啟用 長者傳承技藝迎新生
- 地方新聞-07-11- 坪林香韻紅茶評鑑揭曉 傳承百年茶農翁永田奪特
- 地方新聞-07-11- 科技+人力雙管齊下 新北市打造無死角水域安全防
- 地方新聞-07-11- 貢寮漁民節表揚14位模範 海女與環保先鋒齊展海
- 綜合新聞-07-11- 新北BBnA全英語國際論壇登場 17校400名學生齊聚展
- 地方新聞-07-11- 暑期網購詐騙激增青年受害攀升 新北警揭三特
- 地方新聞-07-11- 泰山大窠坑溪二期整治完工 1.3公里綠廊現82種生
- 綜合新聞-07-11- 共伴美好 AI樂學─教育部學伴計畫聯合成果展
- 綜合新聞-07-11- 北投國中女子壘球隊學生疑似食安事件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