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黑鑽,從頭到鮪都是寶 帶你解鎖黑鮪全魚美味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明宗)為加深國人對黑鮪魚的認識並提升在地消費意願,漁業署19日舉辦「黑鑽進港 鮪你而來」記者會,攜手國內漁會、協會共同推廣頂級國產漁獲—太平洋黑鮪,並介紹如何品嚐黑鮪全魚,享受從頭到尾的極致美味。
包括農業部次長黃昭欽、中華民國全國漁會、蘇澳區漁會、東港區漁會、新港區漁會及台灣鮪延繩釣協會都與會為黑鮪站台。
農業部次長黃昭欽指出,每年4月至6月,是太平洋黑鮪洄游至台灣海域的高峰期,黑鮪魚因富含均勻細膩的油花,入口即化,素有「海中和牛」美譽,不同部位各具風味,搭配多元料理手法,深受饕客青睞。
漁業署表示,太平洋黑鮪為大洋洄游性魚類,長期受到國際漁業管理組織(RFMOs)的高度關注。台灣黑鮪捕獲量於92年達到約2,300公噸高峰,惟受氣候變遷及全球過度利用等因素影響,至101年降至214公噸歷史低點。
漁業署說,為確保資源永續,我國自99年即訂定「捕撈太平洋黑鮪作業應行遵守及注意事項」,實施捕撈許可制、船位監控系統(VMS)、漁獲回報、總漁獲量管制、魚體標籤管理、重量限制及漁獲證明書制度。
106年訂定「太平洋黑鮪漁撈作業管理辦法」,延續並強化相關規範,透過國際合作與積極管理,我國黑鮪漁獲量已於113年恢復至2,262公噸,資源量穩健回升至歷年水準,114年度修正管理辦法透過標籤管控,實施單船單航次可捕獲上限,並推動「獎勵去鰓提升漁獲品質措施」,強化管理同時提升漁獲品質。
黑鮪為紅肉魚類,不僅蛋白質含量高,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Omega-3)的EPA和DHA,營養價值高,此外,黑鮪肉質鮮美甘甜,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口感及烹飪方式,如大腹黃金三角,油花密布入口即化,為頂級生魚片首選。
背部皮油與背肉脂肪含量低,除生食外亦適合煎、炒料理,下巴(琵琶骨)及頰肉,適合煎烤,風味獨特;骨肉為緊貼魚骨的嫩肉,風味濃郁,適合製作丼飯或壽司,而尾部肉質結實富有彈性,適合煎、燉或炸,全魚裁切的邊角料可加工製成魚鬆、罐頭等加工產品,一尾魚,多種吃法,達成全魚利用,充分發揮黑鮪魚的最大經濟與營養價值。
為讓消費者更加便利選購,除傳統市場、大賣場及各區漁會外,自5月26日起,民眾可上網搜尋「買魚去Go!Fish」黑鮪專區,一鍵下單,即享冷鏈直送東港、蘇澳、新港頂級黑鮪到府,同時,提供多元付款方式與冷凍宅配服務,並可配合指定時間出貨,邀請全國民眾把握當季鮮美,一起支持在地優質漁民與國產漁業。


- 課程活動-06-20- 水豚君20週年紀念快閃店 盛大登場! 華山限定開
- 地方新聞-06-20- 林口嬰幼童入學一位難求 議員催生0至12歲學校
- 地方新聞-06-20- 114年度區域聯合救生救難暨海洋污染應變演練 提
- 地方新聞-06-20- 體育局頻改湧蓮寺公共藝術設計 議員批踐踏專
- 綜合新聞-06-20- 「孩子不是壞,是迷失」新北春暉行動 百位師長
- 綜合新聞-06-20- 掌握報名補習班四大要點,聰明選擇保障自身權
- 綜合新聞-06-20- 台北市114學年度第二階段額滿國民中學暨改分發
- 綜合新聞-06-20- 育航幼兒園 先左腳再右腳-家園同心傳遞愛
- 綜合新聞-06-20- 114學年度免試入學名額公告 新北推「升學地圖」
- 綜合新聞-06-20- 114學年度免試入學名額公告 新北推「升學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