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毛寶貝皮膚過敏別輕忽 可從食物調理保健康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炎炎夏季至,台灣氣候悶熱潮濕,毛寶貝不僅常厭食沒胃口,還容易產生搔癢、紅疹、出油、皮屑、脫毛等皮膚問題,新北市政府動保處建議,當寵物食慾不好時,飼主不妨在鮮食準備上每周變換不同菜色,搭配助胃口又營養的白米飯一起餵食。另外,對食物過敏也是造成寵物搔癢的重要原因之一,飼主在挑選毛寶貝食物時要慎選食材,才能讓寵物攝取足夠營養,皮膚健康漂亮。
動保處表示,根據美國愛護動物協會等機構對犬隻產生食物過敏的278例案件進行統計,排名前十名成分依序是牛肉(95例)、乳製品(55例)、小麥(42例)、雞肉(24例)、蛋(18例)、羊肉(13例)、大豆(13例)、玉米(7例)、豬肉(7例)、魚(6例)。
動保處獸醫師呂信璋表示,寵物發生食物過敏症狀時,飼主可以使用飲食刪去法找出毛寶貝食物過敏源,例如第一週先給予低過敏食物食用,並觀察記錄毛寶貝有無搔癢、軟便、皮膚紅腫等症狀,接下來每一週加入一種新食材,以此方法找出食物過敏源並避免食用。
在動保處工作的食品科學碩士謝仁琪表示,皮膚健康與必需脂肪酸攝取息息相關,犬貓的必需脂肪酸包含omega-6和omega-3兩大脂肪酸,omega-6脂肪酸有助於毛髮與皮膚的生長,而omega-3脂肪酸則可以減緩發炎反應。Omega-6存在於一般的植物油與動物油中,因此不太容易出現缺乏的情形;然而omega-3的來源較少見,只在魚油、亞麻籽油中有較豐富的含量,對於親自下廚給毛寶貝吃的飼主更要特別注意定期補充魚油。
另外,鈣質需求對寵物相對重要,飼主們若按照自己的飲食習慣製作鮮食,且長期做為寵物的主食,恐怕會讓毛寶貝缺鈣問題更嚴重,而許多人認為貓狗不應該吃內臟,但內臟含有純肉沒有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提醒飼主在自煮鮮食時,選擇食材應注意犬貓的營養需求,以維護毛寶貝的健康。
動保處表示,飼主在餵食毛寶貝鮮食時,除了要避開過敏源外,也要注意營養均衡,因為人與毛寶貝的生理構造及代謝不同,相對營養需求也不一樣。
台灣夏季家中毛寶貝皮膚易出現過敏 新北動保處建議可從食物調理保健康。(動保處提供)
- 兩岸藝文-10-17- 2025 台北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共感 · 回聲 Reson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幼兒園體罰疑雲再起 議員陳乃瑜批監督失
- 地方新聞-10-17- 中央挹注 4655 萬 新北首座智慧抽水站啟動興建
- 地方新聞-10-17- 東北角紅甘進入賞味期 新北推美食結合人文生態
- 地方新聞-10-17- 淡水魚市週末限定 賞畫品海鮮粥還能彩繪大漁旗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五月通車 串聯淡水八里打造北海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通車 新北規劃3公車快線串聯淡水八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三讀通過氣候變遷自治條例 邁向2050淨零目
- 地方新聞-10-17- 萬金石馬拉松邁向運動平權 新增女性與非二元
- 地方新聞-10-17- 臉書廣告誘騙投資 新北刑大破假投資詐團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