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綜合新聞 > 九大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共創教育韌性 師資培育國際研討會展現教學創新成果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資深記者劉志成 時間:2025-10-17 人氣:

九大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共創教育韌性 師資培育國際研討會展現教學創新成果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教育部為深化我國師資培育體系的永續發展與國際連結,於114年10月17日至18日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舉辦「第13屆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ICTE 2025)」,以「師培韌性・教育共好・永續未來」為主題,呼應AI時代、數位轉型與全球變動下的教育挑戰,聚焦如何強化師資培育系統的韌性,以培育能面對不確定未來的優質教師。研討會議題涵蓋「教材教法」、「課程與教學」及其延伸主題,吸引國內外學者、師培教授及教育現場教師共同參與。

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師資培育之大學領域教學研究中心設置計畫」,強化各學科領域教材教法的實務研究、培育優秀師資,並融入最新的教育發展議題,透過跨校社群與合作機制,推動各領域的教學創新。本次研討會邀集9大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共同參與圓桌論壇、微型工作坊及創新教材教具展,展現領域教學研究中心豐碩的研發成果。

圓桌論壇邀集各中心主持人及師培教授分享臨床教學實踐、跨校共備歷程與教材教法研究經驗,其中數學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展示「數學自主學習小幫手App」,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與教育心理學策略,在學生解題過程即時監控及提供動態指導,辨識學習盲點、調整解題策略,亦能協助教師進行差異化教學與個別輔導,推動「舞動數學」網站,以互動視覺化技術呈現數學推理歷程,讓數學活潑的動起來,鼓勵探究式學習。

另8場微型工作坊展現教育部推動領域教學研究中心的具體成效,從課程設計、科技應用到跨域實作,皆以師資培育現場為核心,強化理論與實務的連結,其中學藝術領域教學研究中心推出「原來情緒也要上課─用桌遊學情緒」,以校園真實事件為素材設計「情緒事件牌卡」,引導學生透過拆解事件與情緒能量變化歷程,理解衝突背後的心理脈絡,並學習以正向表達與行動轉化情緒。另社會領域教學研究中心探討利用AI革新社會科教學,讓AI從扮演教師備課神助手,進化為學生學習神隊友,培養學生提問力、探究力與創造力。

創新教材教具展以「預見未來的學習與教學」為主題,集結全國九大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多年研發成果。其中,國語文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分享「數位輔助國語閱讀與寫字學習」計畫成果,透過結合「全班鷹架式協作學習」(WCS)與「個人化即時回饋平台」(E筆),在國小校定課程中設計硬筆書法教學,驗證創新模式對學生書寫表現與學習動機的成效。另一項研究則運用虛擬互動平台 Gather Town 結合「TPS(Think-Pair-Share)合作學習法」,結果顯示利用線上虛擬討論空間及合作學習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與學習情緒,展現元宇宙結合合作學習的教學潛力。

透過圓桌論壇的深度對話、工作坊的實作體驗及教材展的成果共享,展現出師資培育體系的整合能量,未來將持續推動各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協作機制,培育具創新教學力、跨域統整力與教育韌性的專業教師,共同實踐「師培韌性・教育共好・永續未來」的教育願景。

圖 /健體中學創新教材教具展-體現教學力‧育動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