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116位教師取得國際教育專業認證,融入教學帶領學生線上國際遊學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新北市以12年國教課程綱要為基礎,鼓勵學校辦理「學校本位國際教育精進計畫(SIEP)」,依據各校自身特色、需求、條件等,推動教師國際化培力認證,培育學生成為國際化人才,落實中小學國際教育普及化。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為了引領孩子飛翔在國際教育的天空,教師先要有衝破天際的能力。新北市有一群教師在國小、國中及高中職耕耘國際教育,自我期許取得國際教育專業認證,引導學生成為具國家意識的全球公民。
國際教育輔導團總召海山國小校長林瑞昌表示,推動國際教育吸引許多志同道合的教師參與,教師們掌握國際教育趨勢,將國際教育議題融入各領域學科,對於實踐「在地」與「國際」結合的理念與串連各種資源導入教學,具有莫大助益。
自強國中主任李宜茜表示,全球化環境快速變遷,唯有培育出更具國際移動力的人才,才得以應付未來的世界。她也分享在課程中與學生的深度對話,學生從認識世界文化遺產開始,延伸探討台灣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瞭解保護環境及珍惜現今所擁有資源的重要性,進而啟發學生省思「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1項永續城市」的全球公民責任。
丹鳳高中主任宋怡慧也表示,自她取得國際教育專業認證後,調整了教學作法,積極與香港風采中學、沙田循道衞理中學進行跨國跨校讀詩的課程交流,邀請竹圍高中加入台港讀詩交流課程,透過余光中、鄭愁予、席慕蓉等詩人的作品,讓4校共50位師生在新詩文本進行多元文化與新詩意象的分享,學生於線上交流,不僅能共同鑑賞詩歌,更分享賞詩的真實情感及進行跨國異地文化交流與深論。
頂埔國小張巧燕老師則重新設計「貨幣與國家文化」課程,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在認識各國紙鈔的文化後,瞭解各國紙鈔在設計圖案的代表意義及各國不同的歷史、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過程,習得尊重、欣賞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並期許未來能出國闖闖、認識不同的世界。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世界各國早已形成共存共榮的緊密關係,體會相互瞭解、尊重、欣賞,乃至於合作對抗共同困難,已然成為地球村人人必備的素養,為回應全球人才需求,學校將更迫切培育具有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的專業人才,其中師資是最重要的關鍵。新北市將持續培訓國際教育種子教師,透過到校輔導及分區研習等分享模式,導入各校教學及國際交流,引領與護伴新北學子踏上未來人才的道路前進。
- 企業報導-05-08- 母親節關懷媽媽 × 廣生堂幸福燕窩
- 企業報導-05-08- 洢蓮絲國際研討會 攜國內外專家醫師邁向輝煌十
- 地方新聞-05-08- 碧潭擺渡邂逅螢火秘境 新北和美山夜間戶外教學
- 綜合新聞-05-08- 學校午餐全面使用國產可溯源肉品 校園無萊豬
- 兩岸藝文-05-08- TOMICA小汽車55週年博覽會 睽違五年再次登台,台
- 地方新聞-05-08- 一滴血跡鎖定嫌犯 新北DNA鑑定系統效能躍升3倍
- 地方新聞-05-08- 迎接世壯運國際賽事 新北運動中心建設展秀軟
- 地方新聞-05-08- 「媽媽駕駛」撐起家計 新北70位女公車駕駛用方
- 地方新聞-05-08- 新北河濱蝶戀季5/10登場 花海光雕、音樂會邀民眾
- 地方新聞-05-08- 農用電動車進駐新北茶園地瓜田 青創攜手青農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