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校園減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水 落實環保一起來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為響應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行政機關、學校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環保新觀念,教育部修訂「教育部及所屬機關、學校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執行方式原則」,鼓勵所屬、學校於召開會議或辦理活動時,不提供一次性餐飲用品,如一次性的餐具及包裝用水等,希望由教育單位起帶頭作用,並納入學校將環保觀念向下扎根、減少資源浪費。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各級國立學校自111年11月1日正式實施起,可於召開會議、辦理活動或訓練時,規劃現場提供環保餐具使用,減少一次性餐具垃圾產生,另設置飲水機、供水站或桶裝飲料等,取代提供包裝杯水,減少一次性飲料杯、瓶罐垃圾產生,並於開會通知備註請自備個人環保餐具、水杯,提醒參加者以低碳、環保的方式參與會議。如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中於110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校務會議,即是向可提供循環容器盛裝餐食的餐飲業者訂購會議便當,落實減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政策。另外,國教署及所屬國立學校於今年5月至7月推動試辦期間,配合是項政策,於辦理的1,357場次會議、訓練及活動當中,也共減免使用9,625盒免洗餐盒,以及36,968個包裝用水。
據統計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自第2屆聯合國環境大會起,國際間也持續關注減少一次性用品、塑膠製品及廢棄物等相關議題,經2022年第5屆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要求「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於2024年前制定具法律約束的減塑公約。環保署也於110年9月29日訂定「行政機關、學校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水作業指引」,推動政府機關、學校辦理會議、訓練及活動時,使用以循環容器盛裝餐點,重複填充使用,減少拋棄式容器的使用,或不主動提供免洗餐具,引導業者提供循環服務,力行「自備、重複、少用」生活,減少一次性廢棄紙杯餐盤等,減輕環境負荷。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藉由校園減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水,落實推動環保政策,將持續推動減碳環保新觀念,確保校園永續發展,支持及落實自備、重複、少用生活方式,節約資源。
- 綜合新聞-10-22- 教育部頒獎表揚大專校院媒合工班支援災後復建
- 綜合新聞-10-22- 濱江實中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締結新加坡義順中學
- 社會新聞-10-22- 豪雨襲新北汐止長青路坍方 市府工務局搶修恢
- 頭版新聞-10-22- 2025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TANET)暨全國計算機會
- 社會新聞-10-22- 台中疑爆非洲豬瘟 新北啟動全面稽查及禁止廚餘
- 產業新聞-10-22- 鄭英耀部長領航教師教育新願景—推動多元創新
- 頭版新聞-10-22- 台中傳疑似非洲豬瘟 新北議會民進黨團籲加強防
- 兩岸藝文-10-22- 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113年度學員
- 社會新聞-10-22- 教育部嚴格把關食安與營養 學校午餐安心上桌
- 頭版新聞-10-22- 宏匯年底簽約投資86億 打造新莊複合型轉運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