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世界帶入課堂 新北4校發展國際教育課程榮獲全國獎項肯定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以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為基礎,鼓勵各校辦理「學校本位國際教育精進計畫(SIEP)」,依據學校特色,從在地出發,將各國多元文化、環境保護等議題融入各領域,推動普及化、在地化、全球化的國際教育課程,將世界帶入課堂。
成功國小結合SDGs、閱讀、數位科技及雙語,發展「EYE我家鄉FUN世界」國際教育課程,從在地關懷出發,認識台灣的人文與自然環境,進而關心全球議題。學生張愷倫表示,在「全球森友會」課程中,看到台灣森林之美,學習到要謹慎用火保護森林,減碳才能夠減緩氣候變遷。也知道要從自身做起,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自帶環保餐具等,成為地球的小小守護者,實踐全球公民的責任。
三民高中學生探索海洋議題,關心氣候變遷與人為因素形成的海洋危機。圖書館主任陳玫琪表示,學生運用創意,除班級倡議淨灘行動,也在酒精瓶和水杯墊上繪製獨特圖案,以義賣喚起民眾對海洋的關心,再將所得全數捐贈「財團法人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以具體行動落實環境永續發展目標。
中和高中重視國際教育與學生公民素養,並與3481地區國際扶輪社合作偏鄉英文學伴計畫,推動服務學習。學生鄭博謙表示,自己此計畫中擔任班長,指導學弟妹、處理設備、管理各項事務等。從中增進與人交談、促進合作的領導能力,自己從內斂少言到溝通無礙。透過服務讓自己更具同理心,陪伴偏鄉小學伴學習英語的歷程,更展現出令自己引以為傲的公民行動力。
雙溪高中與韓國世宗市Haemil高中進行國際交流,曾以梨泰院踩踏事故為課程探究議題。 Haemil高中更舉行台灣文化祭實體活動,由雙溪高中與韓國學伴分享台灣特色文物和零食,並以線上同步介紹台灣文化,以虛實整合創造美好的交流經驗。學生張若妤表示,在台灣文化祭活動,韓國學伴身著旗袍,現場DIY熱騰騰珍奶和牛軋糖餅乾,歡笑聲及掌聲不斷,雙方同學直呼有機會要互訪交流。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國際教育不僅於國際交流,更需要透過課程扎根,方能培養學生的國際素養。多元的國際教育課程,可結合科技、閱讀、雙語、美感,從在地出發,把世界帶入課堂。期待新北各校持續創發優質課程,引導學子擁抱充滿挑戰與變動的未來,培育具備公民素養的國際人才。
- 綜合新聞-10-22- 教育部頒獎表揚大專校院媒合工班支援災後復建
- 綜合新聞-10-22- 濱江實中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締結新加坡義順中學
- 社會新聞-10-22- 豪雨襲新北汐止長青路坍方 市府工務局搶修恢
- 頭版新聞-10-22- 2025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TANET)暨全國計算機會
- 社會新聞-10-22- 台中疑爆非洲豬瘟 新北啟動全面稽查及禁止廚餘
- 產業新聞-10-22- 鄭英耀部長領航教師教育新願景—推動多元創新
- 頭版新聞-10-22- 台中傳疑似非洲豬瘟 新北議會民進黨團籲加強防
- 兩岸藝文-10-22- 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113年度學員
- 社會新聞-10-22- 教育部嚴格把關食安與營養 學校午餐安心上桌
- 頭版新聞-10-22- 宏匯年底簽約投資86億 打造新莊複合型轉運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