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學務願景 培育良好品德的社會公民─私立大專校院「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特色主題計畫」成果分享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教育部每年擇優獎助私立大專校院辦理「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特色主題計畫」,以建構核心價值及特色校園文化、營造友善校園、促進學生自我實現、培養具良好品德的社會公民為工作願景,期使全面提升學務與輔導工作專業度,促進各校更加發展其特色,營造優質學習環境。
東海大學以「AI大學誰不Care~課外Activity?I Care」規劃課外學習與活動的轉型,進行校園生活關懷,讓在AI衝擊校園學習模式的世代,課外的學習亦能成為帶動校園的活力與發展。計畫以四個面向來建立學生關懷系統,並轉型校園的活動,深化課外學習的效益,引導社團運用校園的各種場域進行社團的發展與優化,讓大學的課外學習效益能更為彰顯,使師生都能認同與接納。
計畫分為四個面向:一、Care A建立守護+學生關懷系統:建構多層次關懷體系,連結校園輔導體系,整合輔導力量,建立輔導網絡傳遞關懷及幫助學生;二、Care B創造宿舍新生活:住宿主題村於宿舍場域規劃各類活動,讓學生在住宿區就能就近參與,所辦理的活動橫跨劇場、攝影、咖啡、藍染、迎新活動及文化季─雙手市集等,提升宿舍生對於宿舍的歸屬感;三、Care C運用媒體平台說藝術:辦理音樂藝術節,挖掘社團新秀,深化社團表演能力,建立故事平台,拍攝學生社群故事;四、Care D廣設志工團孕育服務:開展多元的服務管道與服務形式,藉由辦理服務週、社團聯合服務學習活動帶動服務風氣及增加志願服務參與人數,學習關懷人事物,創造生命影響生命的價值。
龍華科技大以「Life is fantastic」計畫形塑校園重視品格氛圍及特色文化,進而培養學子成為具良好品德之社會公民,以推動學生「品格行為外顯與自我認同」為目標,藉由各項活動安排,培育學生的品德觀念,提升對自我的肯定與認識,更希望透過師生之間的上行下效與同儕的相互影響,持續營造品德教育的良好氛圍。
計畫共分為兩個主軸,其一為「尊重他人」:龍遊四海社舉辦境外生徵文比賽及一日遊等活動,分享在台的生活點滴,並透過實際走訪各地,體驗不同的風俗民情;更在中秋節前夕舉辦「與炙剝柚」、「宿秋柚你」的活動,解說中秋節的由來與歷史背景,也讓境外生動手剝柚子、烤肉、品嘗傳統月餅,盡情體驗台灣獨特在地的習俗文化。第二項主軸為「實現自我」:德馨學會舉辦品德教育與情感教育系列講座,設計人際關係溝通等相關課程,增進學生對自我的認同並強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教育部期透過獎助私立大專校院辦理「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特色主題計畫」,推動各項學生事務與輔導活動,使學生獲得學習及成長的機會,並提升校園生活品質,以凝聚學生向心力,達到培育現代社會公民的學務工作願景。


- 兩岸藝文-10-17- 2025 台北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共感 · 回聲 Reson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幼兒園體罰疑雲再起 議員陳乃瑜批監督失
- 地方新聞-10-17- 中央挹注 4655 萬 新北首座智慧抽水站啟動興建
- 地方新聞-10-17- 東北角紅甘進入賞味期 新北推美食結合人文生態
- 地方新聞-10-17- 淡水魚市週末限定 賞畫品海鮮粥還能彩繪大漁旗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五月通車 串聯淡水八里打造北海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通車 新北規劃3公車快線串聯淡水八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三讀通過氣候變遷自治條例 邁向2050淨零目
- 地方新聞-10-17- 萬金石馬拉松邁向運動平權 新增女性與非二元
- 地方新聞-10-17- 臉書廣告誘騙投資 新北刑大破假投資詐團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