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全球公民 113年度選送中小學教師出國入班觀課計畫成果分享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為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實務能力的中小學教師,教育部國教署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13年選送中小學教師出國入班觀課計畫」,遴選30位教師於7月前往澳洲昆士蘭州進行為期14天的觀課與環境教育體驗活動,返台後舉辦成果分享會,透過海外參訪教師與國內觀摩教師的經驗交流,深化國內外教育理念,進而促進教育創新發展。
教育部國教署指出,分享會採高中組、國中組及國小組3場次進行,以4大主軸:文化學習、全球公民素養、人權議題與環境永續為主題。每位參訪教師因實際入班觀課且每日均及時寫下心得,分享的具體教案規劃也獲得共鳴,會中也邀請9位評議委員提供專業回饋,讓教師們的參訪成果得以精進並傳承,進一步促進國際教育的發展。
國立鹿港高中教師洪怡伶分享「窗影無聲,故事千里:窗花訴說家鄉事」課程,結合數學、美術與地理,透過對比澳洲原住民文化保存與鹿港文化消失現象,設計實地踏查活動,讓學生以剪紙藝術創作,結合數學工具,學習幾何對稱性,並以視覺藝術傳達家鄉文化。課程亮點在運用軟體進行數學輔助設計,並通過社群媒體分享,實踐文化傳承與全球公民素養;台中市立惠文高中教師蕭碧惠「飄洋過海來和平」教案融合澳洲參訪心得與台灣議題,結合歷史、地理、藝術跨學科知識,以多元互動的教學與評量,如:情境劇場、角色扮演、模擬聯合國會議等,引導學生以全球視角思考兩岸關係,培養和平意識與負責任的全球公民意識;台南市西門實驗小學教師許媖華「為世界發聲:Small Podcast Big Impact! Taiwan can help!」課程則結合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與氣候變遷議題,透過討論讓學生理解吐瓦魯孩童在面臨氣候變遷時的援助需求,並思考台灣如何發揮國際影響力。課程亮點在讓學生製作3D模型模擬海平面上升解決方案,並以Podcast錄製討論氣候難民、台灣援助及公益行動,將全球議題關懷轉化為實際行動。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此次成果分享會讓參訪教師們轉化心得為具體教案,並透過實際行動展現其全球公民素養。同時有來自全國各縣市的150名觀摩教師參與增能,共同為培育具國際視野的學生貢獻力量。

- 綜合新聞-04-09- 新北市國小暨幼兒園教師甄選簡章出爐 廣納科展
- 政治經濟-04-09- 民進黨新北黨團反擊「執政無能」指控 籲國民
- 政治經濟-04-09- 國民黨新北黨團痛批政府應對美關稅失當 股民
- 課程活動-04-09- 環保教育從小紮根 新北4/19開放80名額體驗清潔隊
- 社會新聞-04-09- 自來水管線保護升級 鶯歌環河路大車全面禁行
- 產業新聞-04-09- 光之女神魅力無限 中港光雕展66萬人次共賞光影
- 政治經濟-04-09- 啟動四大行動方案 新北助企業迎戰美國關稅衝
- 綜合新聞-04-09- 單一帳號好好用,數位學習暢遊通
- 政治經濟-04-09- 新北攜手台師大打造AI自主學習平台「AISI」領航
- 地方新聞-04-09- 全國晉級最多!新北4校勇闖休士頓FRC世界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