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綜合新聞 > 綠色化學「永續共榮」聯合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資深記者劉志成 時間:2025-05-09 人氣:

綠色化學「永續共榮」聯合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教育部透過辦理綠色化學創意競賽、夏令營等活動,推動綠色化學以響應永續目標,而綠色化學宗旨在於優化化學反應,提高物質能源使用率,預防與減少廢棄物、有害物的產生,由源頭降低污染物以任何形式釋放至環境中,防止造成人民健康及環境的危害,並於今(9)日與環境部共同舉辦「第4屆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第4屆大專校院綠色化學創意競賽」及「113年度高級中等學校綠色化學創意競賽(第6屆)」聯合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由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及教育部部長鄭英耀共同出席典禮,致詞及參觀獲獎作品,並期許獲獎學校與指導老師持續推動綠色化學相關課程,激發學生對綠色化學興趣與產出更多綠色化學相關的創新研究,使「綠色化學」理念深耕於高中職化學課綱教學。

本(6)屆高級中等學校綠色化學創意競賽由教育部部長鄭英耀親自頒發獎狀給18隊獲獎隊伍及5隊「創意獎」的學生與指導老師,以及頒發「學校獎」感謝狀給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立竹南高級中學、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等5校,對入圍複選隊伍達3隊以上之學校給予肯定。完整獲獎名單已公布於教育部綠色化學教育網(https://chem.moe.edu.tw/green)。

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獲得高中組金牌獎,由呂雲瑞老師指導羅子茞、何采宣、王宜臻同學的作品「添加炭化可可果莢有效去除水中殘留四環黴素」獲獎。該作品主要是將可可殼熱裂解後,製成多孔性結構的生物炭,用於活化過硫酸鹽(PMS)氧化降解水中殘留的四環黴素(TC),降低環境中抗生素殘留;學生們作品符合綠色化學中再生、降輔、可解、催化、低毒及防廢等6項原則,整體實驗設計完整,包含機制探討,動物實驗等,分析儀器齊全,適用於分析生物炭特性,測試生物毒性評估等,對個別實驗目的的掌握度良好,材料選擇具創意性及環保性,並於實驗設計中考量到對環境生物之友善性為本作品亮點。

高職組金牌獎由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陳俞伶及林倩宇老師,指導蔡學宏、謝宗錄及蔡長祐同學「一炭就淨」獲獎。該作品利用木麻黃果實生物炭吸附水中重金屬,同時於改質實驗過程中避免使用複雜難以處理之化學原料,降低製作過程中的污染,並以物理或化學程序將銅離子回收,研究成果完整,實驗數據可證實其可行性,創意極優,在主題研究的變因探討亦相當多元,具備廢棄物回收利用價值。以上兩件作品獲得金牌獎均實至名歸,值得肯定。

高職組評審委員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主任粘譽薰教授表示,高職組參賽隊伍從創意發想、文獻蒐集、實驗設計、實驗執行、實驗結果紀錄與分析到影片製作與決賽現場的回答都表現出這屆學生們的敬業態度與其作品的進步性。從同學們所選的比賽題目中,包含汙水處理、廢棄物再利用、環境友善、減廢、低毒的實驗設計,可看得出同學們對於我們所處環境的高度關懷與試圖解決問題的熱忱。同時,也感謝幕後指導這群學生的老師們,不僅老師們用心教導學生研究的方法,也培養出一群重視環境保護的種子學生。他們會繼續將此理念推廣到他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本次頒獎典禮結束後並舉行成果發表會,由粘譽薰主任與高中組評審委員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梁文傑教授共同主持,邀請高中組及高職組金、銀、銅獎獲獎隊伍分享獲獎作品,透過成果分享會議,提供獲獎隊伍之間相互交流,以及增進選手們對於綠色化學理念認同,期許大家未來持續發揮創意與發表更多與綠色化學有關之創新作品。

圖 / 113年度高級中等學校綠色化學創意競賽得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