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綜合新聞 > 行動支付讓大專校院學生校園生活更便利 教育部114年大專校院校園行動支付推動計畫成果研討會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資深記者劉志成 時間:2025-05-23 人氣:

行動支付讓大專校院學生校園生活更便利 教育部114年大專校院校園行動支付推動計畫成果研討會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為增進校園行動支付場域及便利性,教育部推動「大專校院校園行動支付推動計畫」,於5月23日辦理114年成果研討會,並邀請東海大學、輔仁大學、台北科技大學、政治大學及淡江大學等大專校院,進行專題分享校園行動支付導入成果及推動夥伴學校經驗。

大專校院校園行動支付自108年起推動,透過先導學校輔導夥伴學校機制,逐步擴大協助學校導入校園行動支付,主要於校內商店(餐廳、書店及便利商店等)、校務行政(申請成績單、學生證補發及畢業證書等規費)、學雜費/報名費及學校應用場地(如體育館、圖書館)等項目,並加深加廣校園多元支付服務應用,期讓學生藉由校園生活體驗行動支付的便利與認知,普及多元支付推廣,並已達成行政院2025年校園行動支付普及率達90%的目標。

東海大學推廣面為校務行政規費系統的導入與成果,並概述行政規費系統和活動報名系統整合行動支付功能,輔以運作流程和申請方式,同時展示系統導入後的交易數據成果。東海大學同時也輔導多所合作夥伴學校,包括僑光科大、台體大、虎尾科大等,跨校共同合作推動校園行動支付。

輔仁大學則從學校在業者選擇與合作細節開始分享,支付工具選擇、支付項目選擇、交易資訊流等。第一階段依賴廠商協助,選擇台新銀行合作並導入ONE碼平台,支援多種電子錢包。第二階段自行開發系統,擴展支援Line Pay,並應用於暑修及校友募款平台。第三階段著重於持續優化,目標是自行開發KIOSK及線上收費平台,並建立金流整合平台,以解決行政單位對帳及人工處理的困擾,實現自動化目標。最後分享與其他夥伴學校的合作經驗與導入實例。

台北科技大學導入行動支付的經驗,從校內行動支付目標設定、團隊分工與廠商評選等前期規劃,並詳細說明了系統介接的安全考量、如何突破導入過程中的困難以及各種支付管道的應用案例。同時,也探討了導入行動支付可能面臨的技術細節和挑戰,如法規與稽核要求、消費者接受度以及交易費用等。

政治大學則現場分享該校包含實施行動支付的誘因與動機,分析電子化支付的趨勢、安全性、便利性、省時性以及認同感。同時也說明與其他夥伴學校在行動支付導入上的現況,並協助其他學校導入行動支付,最後說明不同的合作模式的評估與選擇,以及最終選定聚合支付系統等過程。

淡江大學分享重點在於建置TKU Smart Pay智慧支付平台以打造無現金校園。淡江大學詳細說明該平台的架構、實際應用範例(如繳交規費、報名費等)、以及財務整合流程。同時內容也提到成功關鍵因素和與支付業者串接的注意事項等實務經驗,淡江大學校園行動支付執行成果斐然,校園行動支付交易筆數17萬筆以上,交易金額已超過3千萬。

校園行動支付的普及,不僅是支付方式的改變,更深層的意義在於培養學生族群使用數位支付的習慣,讓他們在校園生活中親身體驗行動支付的便利與優勢,進而有助於金融科技的成長及達成多元支付推廣的目標,促進我國邁向國際多元金融發展,行動支付便捷的特性在手機普及的世代更受到重視,相輔相成,加速了消費者使用習慣的養成,也為校園行動支付的推廣提供了契機。

圖 /教育部大專校院行動支付成果研討會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