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地方新聞 > 中和景新街排水系統升級 1500萬工程解決20年水患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孫曜樟 時間:2025-05-23 人氣:

中和景新街排水系統升級 1500萬工程解決20年水患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中和區景新街467巷20弄因地形低窪,過去每逢強降雨便積水成患,水利局耗資1500萬元啟動排水改善工程,自民國113年8月動工,歷時7個月於114年2月竣工。透過新設抽水井與分流管線,搭配汛期前完成清淤作業,成功提升該區域防洪能力,保障周邊3000戶居民安全。

位於中和區精華地段的景新街467巷20弄,因地勢較景德街低約1.5公尺,過去20年僅能依靠重力排水,每小時降雨量超過50毫米即會積水逾30公分。水利局長宋德仁指出,此次工程採用「雙管齊下」策略:在巷口新建2座每秒50公升抽水量的機組,將40%雨水抽往地勢較高的景德街;同時清通長達200公尺的既有涵管,使60%水量可直排秀山抽水站。

施工團隊面臨三大挑戰,包含4.5米窄巷施工空間不足、地下7種民生管線交錯,以及避免影響每日逾5,000車流量。水利局工程科長張文忠透露,為解決管線衝突,共計辦理12次管遷協調會,採用「夜間分段施工」模式,將交通衝擊減少30%。特別在瓦斯管線遷移作業時,更出動嗅探犬檢測確保安全。

根據水利局統計,新北市近5年極端降雨事件增加1.8倍,中和區因開發早、透水率僅35%,防汛壓力居全市前五。此次工程除改善既有問題,更導入智慧監測系統,透過12組水位感測器即時調控抽水量。宋德仁強調,該處抽水井設計可應付每小時80毫米暴雨,相當於10年防洪標準。

市府同步啟動「雙和雨水道總體檢計畫」,針對中永和18處高風險區研擬改善方案。首波將投入3.2億元,優先處理民享街、中山路二段等5處積水黑點,預計民國115年汛期前完成。學者提醒,極端氣候下仍需配合透水鋪面、雨水花園等海綿城市措施,才能根本解決都會區水患問題。

此次工程驗收階段正逢3月春雨鋒面,成功通過單日累積雨量90毫米考驗。當地福真里里長陳靜宜表示,過去巷內每年平均積水4至5次,最嚴重曾淹及機車坐墊,「現在看到抽水機啟動的綠燈亮起,居民終於能安心睡覺」。水利局呼籲民眾配合清掃家戶排水孔,共同維護得來不易的防汛成果。

圖 /景新街467巷20弄口新設抽水井,井內設置抽水機組增加排水效率。(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