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創新、永續共生」探索教育、文化機構的永續發展新方向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教育部今(2)日在台灣最南端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舉行「114年度教育部暨文化部部屬機構首長會議」。為有效促進二部所屬機構間交流及溝通,教育部自102年起邀請文化部暨其所屬機構共同辦理交流會議,期藉由專題演講、討論座談,發展終身學習機構經營新思維、建構合作機制及提升服務效能。
今年會議以「AI時代下的博物館創新管理」及「ESG驅動下的博物館與企業共創模式」為核心主題,聚焦新時代下的館所經營挑戰與契機。特別邀請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林詠能,分享「人工智慧對博物館經營的啟發與實踐」;以及國家兒童未來館籌備處劉一儒副研究員,帶著館所首長們一同探討文化機構如何與企業合作,推動永續共生的議題。除了知識交流,亦參與海生館當地海洋生態體驗活動,深化館所首長對永續環境議題的體驗與感受。
教育部劉國偉次長於開幕致詞表示,許多國家在談ESG或SDGs時,往往是以當地的博物館作為核心,因為博物館不只是知識的殿堂,更是與土地、環境緊密結合的文化據點,與社會環境共同成長;AI的發展是當前大家關注的焦點,AI是一個很好的輔助工具,能讓博物館的展示更生動,吸引更多年輕世代,也期待透過 AI,讓博物館的內容更加活潑、創新,進而拉近年輕人與文化教育的距離。
文化與教育本是一體兩面,結合後能讓文化更具生命力,讓教育更具吸引力。教育部與文化部多年來密切合作,透過「寒暑假聯合行銷活動」、「518國際博物館日」以及今年即將共同參與杜拜舉辦的「國際博物館大會」等跨部會合作,共同提升館所能見度與服務品質,打造社教及文化機構成為全民終身學習的最佳場域。
面對社會快速變遷與民眾對終身學習需求的提升,文化與教育機構唯有透過創新與合作,方能持續發揮影響力。劉國偉次長也感謝文化部以及各館所的支持,藉由今天會議,讓社教及文化館所有機會彼此交流,共同成長。藉由分享在博物館經營與教育推廣上的心得,激盪營運新思維,共創智慧及永續發展新方向。
- 地方新聞-11-18- 新北環保菁英出戰環境知識競賽 海山國小生奪全
- 地方新聞-11-18- 鳳鳴滯洪池工程進度達77% 明年完工可提供6.2萬
- 綜合新聞-11-18-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農業類技藝競賽 民雄農工
- 綜合新聞-11-18- 成德國中與臺北美國學校攜手推動STEAM教育:樂高
- 綜合新聞-11-18- 台北市服務學習典範—用350小時陪伴弱勢孩童得
- 綜合新聞-11-18- 大安高工協助日本大分縣辦理教育交流說明會,
- 綜合新聞-11-18- 大安高工迎接東京都三田高校來訪 兩校溫暖交流
- 綜合新聞-11-18- 三民國中國際交流活動連發 日韓師生體驗課程台
- 綜合新聞-11-18- 睽違16年,日本刀根山高校海外旅行首選南港高工
- 綜合新聞-11-18- 「從校園探索到永續實作,從跨國交流到暖心友

動漫迷必看,日本
《人物大特寫》節
台北喜來登2025年感
《新華泰富風波延
第十六屆大陸古籍
台灣首度主辦APSC
立法委員曾巨威:稅制建全‧福國利
冠軍建材研發處協理林仁雄:陶瓷工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莊蘭馨:
新店耕莘醫院內科部主任裴馰:三高
萬寶週刊社長朱成志:投資資訊‧社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