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飛舞新海濕地 春夏交替之際吸引親子共賞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在新北市的新海人工濕地,隨著晚春至中秋的到來,蜻蜓們迎來了活躍的季節。這裡的水域成為蜻蜓們翱翔的樂園,成為觀察自然生態的理想地點。蜻蜓以其發達的複眼和強壯的翅膀,成為捕捉蚊、蠅等小型飛蟲的優秀獵手,吸引著全家大小前來體驗自然的魅力。
根據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的資料,蜻蜓屬於昆蟲綱的蜻蛉目,擁有多達28000個小眼,是地球上擁有最多眼睛的昆蟲。蜻蜓的生長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卵、稚蟲(幼期)及成蟲。蜻蜓的幼蟲階段稱為「水蠆」,棲息於水中,透過鰓進行呼吸,經過一段時間後,會爬出水面羽化成為成蟲,因此蜻蜓大多在水域附近出現。
新海三期人工濕地擁有豐富的水田生態,適合蜻蜓的栖息環境。高灘地工程管理處處長黃裕斌表示,台灣擁有超過百種蜻蜓,各物種偏好的棲息環境不盡相同,包括溪流、湖泊、池塘和水田等。每年夏季稻田收割後,再度放水的水稻區吸引了大量蜻蜓回到水田活動,並在氣溫轉涼前持續活躍。
新海人工濕地常見的蜻蜓品種包括粗鉤春蜓、粗腰蜻蜓、杜松蜻蜓和猩紅蜻蜓,這些蜻蜓特別喜愛在水田邊飛舞。由於蜻蜓大多具有強烈的領域性,牠們常常停棲於枯枝、草莖及水生植物等醒目的位置,並在水面巡邏,警惕其他蜻蜓的侵入,甚至可能發生打鬥與驅逐行為。
高灘地工程管理處鼓勵民眾特別是家庭帶著孩子來到新海三期人工濕地,利用雙眼觀察蜻蜓的生態與行為,實際體驗自然的奧妙,進一步提升對生態保護的認識與興趣。這個美麗的生態環境不僅是觀察蜻蜓的絕佳地點,更是讓人親近大自然的良機。
- 地方新聞-10-20- 世界統計日新北農業數據透明化 發布年報助農
- 地方新聞-10-20- 企業捐贈250萬消防設備 強化新北救災能量
- 地方新聞-10-20- 捷運三鶯線進度達95% 侯友宜視察拚年底完工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消防局6名教官赴東京研修 強化救災技術國際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攜手緯穎永續基金會 產官學研跨域合作復育
- 綜合新聞-10-20- 全國唯一高中創業挑戰賽決賽登場 虛擬募資實
- 綜合新聞-10-20- 2025台灣科普環島列車10周年 新北引領AI科普教育
- 綜合新聞-10-20- 國教署持續推動菸檳防制教育 強化電子煙與「喪
- 綜合新聞-10-20- 職業安全增能強化 守護校園人人有責
- 綜合新聞-10-20- 稻江護家榮獲113學年度交通安全教育特優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