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智慧防汛 新北607支千里眼提升災害應變能力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隨著氣候變遷影響日益顯著,新北市水利局近年來持續強化防汛應變機制,推出多項創新措施,特別是在影像辨識技術的應用上,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市內已有607支CCTV監視器具備積淹水影像辨識功能,辨識準確率高達88%,此舉不僅提升了災情掌握能力,還顯著縮短了防汛應變的時間。
水利局局長宋德仁指出,自110年開始發展的影像雨絲辨識技術,結合自動化AI推播系統,已能在氣象署公告即時雨量的基礎上,提前超過15分鐘發送警示資訊。透過LINE機器人,防汛決策者可即時獲知特定區域內降雨量超過10毫米的情況,並根據歷史資料形成AI判斷邏輯,快速通知相關單位啟動抽水站進行應變操作,從而有效預防因雨水下水道滿管導致的路面積淹水災情。
宋德仁強調,完整的物聯網監測設備是推動智慧防汛平台的基礎。水利局目前已整合雨量站、路面淹水感測器、雨水下水道水位計等多項設備,形成一個從空中到地下的全面水情資訊網。這一系統使得水利局能夠主動監控災情,與以往由區公所第一線回報災情的模式大為不同。
智慧防汛平台的承辦人員回憶起他們剛進入水利局時,面對頻繁的午後驟雨所帶來的積淹水事件,常常在應變中心忙碌地整理災情報告,並逐一確認退水情況。自智慧防汛平台啟用以來,該系統不僅提升了應變效率,還在9月22日的驟雨事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當時,平台根據AI的判斷,上游水位上漲,提前啟動抽水機組,有效減緩了下水道水位的上升,降低了積淹水風險。
在22日的新北城市氣候論壇上,宋德仁表示,防汛應變工作與時間賽跑,智慧防汛平台的持續精進和實務經驗積累,已顯著提升了防汛決策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利用先進的數據分析和AI技術,水利局能夠把握災害應變的先機,必要時及時啟動或增加抽水機組,充分展現了新北市在極端氣候應變方面的創新能力,為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保障。
- 地方新聞-10-20- 世界統計日新北農業數據透明化 發布年報助農
- 地方新聞-10-20- 企業捐贈250萬消防設備 強化新北救災能量
- 地方新聞-10-20- 捷運三鶯線進度達95% 侯友宜視察拚年底完工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消防局6名教官赴東京研修 強化救災技術國際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攜手緯穎永續基金會 產官學研跨域合作復育
- 綜合新聞-10-20- 全國唯一高中創業挑戰賽決賽登場 虛擬募資實
- 綜合新聞-10-20- 2025台灣科普環島列車10周年 新北引領AI科普教育
- 綜合新聞-10-20- 國教署持續推動菸檳防制教育 強化電子煙與「喪
- 綜合新聞-10-20- 職業安全增能強化 守護校園人人有責
- 綜合新聞-10-20- 稻江護家榮獲113學年度交通安全教育特優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