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體鰟鮍的育嬰室-台灣原生魚高體鰟鮍跟田蚌互利共生的故事
(台灣TB新聞網/資深記者劉志成)大家知道嗎?田蚌是高體鰟鮍專屬的育嬰室,魚媽媽會將卵產在蚌體內,讓蚌來保護魚卵孵化,並等魚寶寶成長到一定大小後,再送到體外喔!這是一個自然界非常奇妙的互利共生的例子。台灣原生魚高體鰟鮍是早期田間、水漥常見的魚類,俗稱牛屎鯽,台北市立信義國中校址原屬田園濕地,今年逢40周年校慶,將原來生長在本地的魚種,透過多方的協助及師生一起攜手合作,改善生態環境,讓牛屎鯽可以回故居。
信義國中東側緊鄰象山,生態環境本來多元,往西串聯市府周遭、國父紀念館、仁愛路至中正紀念堂,擔任著生態廊道重要的地位。為持續生態廊道的功能,持續奠基信義國中校園中生物多樣性,這次從復育濕地開始,感謝台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協助提供各類水生植物,用以豐富水池的生態;更加感謝台灣原生魚類保育協會提供今天進駐信義國中生態池的嬌客-高體鰟鮍及田蚌。
為了幫魚兒建造新房,信義國中出動了師生及志工,一起從整理生態池開始,將淤積的廢土清除,鋪上可以防水的黏土,志工及師生捲起褲管一起踩泥,直到底泥晶化形成防水層;當被告知早期農田防漏水,農夫會牽著牛踩泥,同學便笑稱他們是現代的水牛。806班劉柏亨同學參與了這次復育的活動表示:「踩泥巴非常有趣,我穿的雨鞋黏在土裡,右腳用力拔,換左腳黏住了,要拔起來須更費力,嘗試著使用不同角度拔起,才不會越陷越深,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我們都希望可以在學校生態池,看到高體鰟鮍快樂的游著。」,在親近自然的同時,透過實際體驗讓孩子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正是此次活動想要讓孩子學會的重點。
魚蚌共生精彩畫面:https://youtu.be/5FxWdHsfqvk?si=t0K1rxfiaYGaQLDM
- 地方新聞-10-20- 世界統計日新北農業數據透明化 發布年報助農
- 地方新聞-10-20- 企業捐贈250萬消防設備 強化新北救災能量
- 地方新聞-10-20- 捷運三鶯線進度達95% 侯友宜視察拚年底完工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消防局6名教官赴東京研修 強化救災技術國際
- 地方新聞-10-20- 新北攜手緯穎永續基金會 產官學研跨域合作復育
- 綜合新聞-10-20- 全國唯一高中創業挑戰賽決賽登場 虛擬募資實
- 綜合新聞-10-20- 2025台灣科普環島列車10周年 新北引領AI科普教育
- 綜合新聞-10-20- 國教署持續推動菸檳防制教育 強化電子煙與「喪
- 綜合新聞-10-20- 職業安全增能強化 守護校園人人有責
- 綜合新聞-10-20- 稻江護家榮獲113學年度交通安全教育特優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