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美術館開館大展「往來/照見」開箱城市記憶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美術館將於 4 月 25 日正式開館,首檔重點展覽「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同步登場,由策展人白適銘、共同策展人鄒婷透過館藏梳理新北市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脈絡,以「自然 / 風景 / 邊界」「人文 / 記憶 / 城市共同體」雙軸主題,串聯洪瑞麟、林壽宇、張照堂、吳瑪悧、唐唐發等 45 組藝術家的代表作,帶領民眾透過多元媒材感受城市成長軌跡。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展覽聚焦自然與人文的交織對話,既有洪瑞麟 1950 年代油畫《淡水風光》以明朗色塊堆砌出的河港靜謐景緻 —— 中景椰子樹與遠山紫雲勾勒的傍晚時分,不僅再現淡水作為藝術創作地標的地位,更透過寫實筆觸訴說土地與藝術家的觀察對話。唐唐發的《芭蕉菜奇雅》系列則將藝術帶入庶民生活,2014 年啟動的「市場擺攤計畫」中,他以木桌、鐵鉤等現成物結合擬真蔬果魚肉繪畫,重現傳統市場攤販的熱鬧場景,模糊藝術與日常的界線,讓觀者在逼真細節中感受市井文化的溫度。
環境議題也透過裝置藝術呈現深刻省思,吳瑪悧的《重建一立方公分土地 需要 100 年》以 90 公分高木夾容器排列成文字造型,內填培養土形成「重建 1cm³ 土地需要 100 年時間」的視覺裝置,觀眾沿著斜升文字走動時,腳下土地的意象與文字訊息相互呼應,既拓展雕塑的空間定義,也強調土地資源保護的迫切性。
展覽打破單一媒材框架,匯集平面繪畫、立體裝置、現成物藝術及影像等多元形式,如林壽宇的極簡主義雕塑、張照堂的攝影作品等,共同拼貼新北市從自然風景到城市記憶的多元面貌。策展團隊表示,希望透過藝術家的視角,讓觀眾在欣賞作品時,同時回顧自身與土地的連結,感受城市共同體的文化積澱。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當日將推出四大展覽,「往來/照見」作為典藏研究展,不僅呈現館藏精華,更試圖以藝術為媒介,梳理地域文化的發展軌跡。館方誠摯邀請民眾於開館後走訪,透過藝術作品閱讀城市故事,開啟新北市的全新藝術旅程。
- 美食天地-09-25- 初芯初蒔,不只是餐廳 中秋佳節、教師節與阿華
- 綜合新聞-09-25- 台台4年全國技專校院教務主管會議 「創新務實並
- 綜合新聞-09-25- 全國大專校院資訊行政主管齊聚台東 共議AI與永
- 綜合新聞-09-25- 教育部傾聽教師心聲,保障教師權益,持續改善
- 天機神算子-09-25- 今彩539 → 24、38
- 地方新聞-09-25- 新北山藥採收季開跑 結合輕旅行推山海食農宴
- 地方新聞-09-25- 新北特搜隊馳援花蓮災區 30小時不懈救護140人
- 綜合新聞-09-25- 反制網路詐騙!台北市發佈「網路犯罪大挑戰」
- 綜合新聞-09-25- 泰北國際雙語學校學校日隆重登場 雙聯學制與
- 綜合新聞-09-25- 老師我挺您~陽明山國小家長愛的暖心漢堡應援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