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7個月投入1.1億 新北三芝河川護岸重建完工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去年10月山陀兒與康芮颱風接連侵襲新北市,三芝區多條河川護岸嚴重受損。新北市水利局隨即啟動復建工程,歷經 7 個月搶修,於114年 5月底完成66處災點修復,總經費逾1.1億元,全面提升當地防洪能力。這項工程不僅強化護岸結構,更融入生態設計,獲得居民高度肯定。
此次災害造成三芝區多條溪流護岸崩塌、基腳掏空,甚至河道阻塞、路面毀損等嚴重損害,經查勘共有 66 處災點,復建規模為歷年之最。為縮短工期,水利局同時開立 5 個工作點同步施工,施工團隊不分假日搶修,克服河道坡陡水急、工區分散、地形狹窄等困難,最終在 7 個月內完成任務。
整體工程採用漿砌塊石工法取代傳統乾砌方式,透過水泥砂漿固定塊石,增強護岸耐久性與穩定性。水利局長宋德仁特別提到,八連溪固床工設計融入生態工法,不僅保留溪流自然河貌的石頭紋理,更設置「生態基流」—— 維持一定水量供溪魚、蝦蟹類棲息洄游,讓防洪工程與水域生態雙重兼顧。
具體修復成果包括:錫板溪 28 處災點,完成 1 公里砌石護岸與 355 公尺基腳補強;八連溪 34 處災點,修復 1.1 公里護岸、4265 平方公尺路面及 67 公尺固床工;大坑溪與埔坪溪 4 處災點,則修復 22.5 公尺護岸並補強 14.5 公尺掏空段,總護岸修復長度超過 2 公里。這些工程透過漿砌工法與地形調整,確保排洪效率與結構安全。
當地居民對市府搶修效率與施工品質讚譽有加。三芝區錫板里陳燕國里長回憶,去年颱風來襲時洪水沖毀家園,道路中斷、房舍受損,「所到之處滿目瘡痍」;如今見到堅固的新護岸與順暢的排水設施,「就像家園終於重建完成,內心充滿感動」。
水利局表示,這次復建展現「效率、安全、生態」三大原則,未來將持續以高耐久性工法強化河川防護,同時透過生態導向設計,打造兼顧防洪與環境永續的韌性家園。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這類結合工程技術與生態智慧的重建模式,將成為守護市民安全的重要典範。

- 地方新聞-06-24- 歷時7個月投入1.1億 新北三芝河川護岸重建完工
- 天機神算子-06-24- 今彩539 → 02、23
- 綜合新聞-06-23- 尊貴噶舉國師嘉察仁波切三十年後首次來台 弘法
- 綜合新聞-06-23- 侯友宜表揚411位新北模範生代表與優秀身心障礙
- 綜合新聞-06-23- 2025台法高等教育高峰會與台比圓桌會議於法國及
- 地方新聞-06-23- 忠義59 一起初發 「學習無界・第一屆忠義實小畢
- 地方新聞-06-23- 北投幼兒園創新畢業典禮以戲劇展演為核心 展現
- 課程活動-06-23- 新北推科技藝術教師培訓 7-8 月免費課程開放報
- 地方新聞-06-23- 雙囍同慶6/22靈鷲山42周年慶暨福城開城
- 兩岸藝文-06-23- 樂齡人生書寫分享,點亮杏壇與心靈之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