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地方新聞 > 北市科技執法像電子檢舉魔人 基層哀嚎罰單還需靠人工審查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信宏 時間:2025-07-11 人氣:

北市科技執法像電子檢舉魔人 基層哀嚎罰單還需靠人工審查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信宏) 台北市借助「科技執法」維護交通秩序,近年增加到89處,讓駕駛人望之生畏。市議員曾獻瑩指出,今年上半年取締件數已突破33萬件,全年預估將超過70萬件。政策績效亮眼的背後,卻是基層員警犧牲休息時間,以人工逐一審查影像、製作舉發單,繁重的行政負擔與日俱增。

曾獻瑩說,台北市自109年推動科技執法以來,短短5年內就從2處增加到89處,起初全年取締件數約2.6萬件,至113年已飆升至36.5萬件,今年更可能突破70萬件。市府積極推動智慧交通,但後端行政與審核機制,卻跟不上執法規模的快速擴張。他懷疑,這樣的科技,真能為第一線減壓嗎?

他透露,科技執法並非「機器自動開單」這麼簡單。實際上,設備拍攝特定違規畫面,例如闖紅燈、違規變換車道等後,依行政區分類上傳至警察局雲端,再由各分局交通隊下載、逐筆確認是否違規屬實,製作舉發單後交由裁決所處分並寄發罰鍰。

由於開單涉及財產權益,每一筆罰單皆須由員警親自確認簽名,日後若民眾申訴,也由該員警說明開罰理由。

曾獻瑩強調,科技執法就像「24小時不睡覺的電子檢舉魔人」,但開單責任與審核工作最終仍落在基層警員身上。科技執法的初衷是提升取締效率、降低出勤壓力,但如今後端作業量暴增,反而讓基層更吃不消。

他要求,市府盡速檢討人力配置與制度配套並優化流程,才能讓科技執法真正發揮應有效益,不要讓基層員警淪為檢舉魔人狂舞下的受虐者。

圖 /曾獻瑩要求科技執法的狂飆績效,不應建立在基層員警的痛苦壓力上。 (記者/陳信宏 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