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地方新聞 > 全台驚現多起毒駕引發連環撞 民代疾呼加速導入毒品唾液快篩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信宏 時間:2025-08-11 人氣:

全台驚現多起毒駕引發連環撞 民代疾呼加速導入毒品唾液快篩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信宏) 今年來全台發生多起毒駕肇事案,日前台北市和平東路3段又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毒駕連環追撞事故。警方在車內查獲第二級與第三級毒品,依重傷害、公共危險與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並引起台北市議員曾獻瑩高度關切,他直言,此案絕非個案,而是毒駕問題日益惡化的縮影。

曾獻瑩表示,台北市毒駕案件自疫情後急遽攀升,以往每年僅3至5 件,112年上升至32件,去年暴增至 349 件,成長近11倍;而今年截至6月已飆升到431件,短短數年間增幅超過百倍。

他強調,毒駕已不再是零星個案,而是威脅全民交通安全的重大隱憂。其原因除刑法修正後放寬認定標準外,新興毒品「喪屍煙彈」的大量流通更是推波助瀾。

獻瑩高指出,以依托咪酯為主成分的「喪屍煙彈」,常以電子煙形式吸食。施用後會導致不定時的肌肉痙攣、認知障礙、嚴重干擾判斷力與操作能力,已有多起案例顯示,使用者在毫無自覺下駕駛上路,造成連環撞擊與重大死傷,對無辜市民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他說,依托咪酯在近年迅速流竄的最大原因是,違法業者以填充菸油、電子煙外型偽裝販售難以辨識,隨身攜帶、吸食的便利性,且初期未列為毒品,僅能依藥事法處理,罰則輕微,黑市業者藉此大舉進口、包裝並以「合法替代大麻」之名行銷,快速滲透年輕族群與校園。

目前毒駕取締仍以尿液檢驗為主,須帶回警局採樣、送驗,常需數日才能出具報告,不僅延誤處置,也耗費警力。曾獻瑩要求,中央及市府加速導入「唾液快篩技術」,現場5至10分鐘內即時判讀結果,可大幅提升執法效率,降低偽造與誤差風險。

圖 /曾獻瑩疾呼加速導入毒品唾液快篩技術,以遏止毒駕爆增趨勢。 (記者/陳信宏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