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仿生設計競賽結果揭曉 新北青年師法自然解永續難題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政府與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共同舉辦的「二〇二五台灣仿生設計競賽」,於23日舉行頒獎典禮,現場揭曉多項創新作品。本屆競賽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仿生創新方案」為核心主題,吸引了來自41組團隊、超過250位師生提交78件作品,參賽規模創下歷年新高,顯示永續發展與仿生科技議題已獲學界及青年世代高度關注。新北市府農業局長諶錫輝與協會副理事長楊洵共同頒獎,肯定青年學子從自然界汲取智慧,為當代環境
挑戰提出解方。
今年度競賽成果豐碩,作品應用層面涵蓋農業、防災及城市韌性等多重領域。其中,由新北市府設立的四大獎項得主備受矚目。農業局「永續農漁業創新獎」由「SoilRevive」團隊奪得,該團隊師法十字花科植物「擬南芥」與菌根網絡的共生策略,設計出一套能有效修復農地重金屬污染的系統,為永續農業提供新思路。環保局的「淨零公正轉型獎」則頒給作品「有『甲』有保庇」,其設計靈感源自荷葉的疏水性與納米比亞沙漠甲蟲的集水機制,開發出可主動聚水並快速導流的機能布料,未來可應用於偏鄉山區救援或緊急災變情境。
在城市永續方面,秘書處「永續城市獎」的得獎作品「隨身帶著走之避難空間」,整合了羽毛結構、蛋殼弧度、貓掌肉墊緩衝及穿山甲鱗片等多重仿生概念,打造出一款輕量化、易於維修回收的個人防震裝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由青年局首度增設、限定新創公司參賽的「永續創新獎」,由「蜂鳥飛行機器人」團隊獲得。該團隊深入研究蜂鳥的懸停飛行與高效能運動模式,將其穩定控制策略應用於撲翼式機器人,使其能在複雜空間中實現精確探勘,且具備低耗能優勢,於災害勘查領域具高度應用潛力。
外界分析指出,仿生設計競賽不僅是學術創意的展演平台,更逐步成為產官學研鏈結的樞紐。透過設定符合國際趨勢的競賽主題,能有效引導青年人才投入永續科技的研發,而地方政府設立專門獎項,則提供了將創新構想轉化為具體解決方案的誘因與支持。有專家評估,這類競賽的成功,有助於培養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的「綠領人才」,為台灣在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浪潮下的產業轉型儲備關鍵動能。
新北市農業局長諶錫輝於致詞時表示,本屆競賽主題與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SDGs目標深度契合,樂見學生們能將仿生創意融入永續發展的宏觀視野。他強調,市府設立的四個獎項,旨在鼓勵青年將創意落地,並期許優勝的新創團隊能挾此股氣勢,進一步挑戰國際級仿生設計競賽,為國爭光。市府亦將持續作為青年創業的後盾,提供必要的支持與資源。

- 地方新聞-09-23- 新北完成29區失智友善社區全覆蓋 明年成立高齡
- 地方新聞-09-23- 新北三重兩大主題公園啟用 親子休閒新去處
- 地方新聞-09-23- 淡水水資中心雙綠能系統上線 年省150萬電費減碳
- 地方新聞-09-23- 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 安坑輕軌啟動安全降速
- 地方新聞-09-23- 自籌經費推鮮奶幸福週 新北2至12歲童明年起週
- 地方新聞-09-23- 台灣仿生設計競賽結果揭曉 新北青年師法自然解
- 綜合新聞-09-23- 主任幸福工坊 深化校園心理健康支持網絡
- 綜合新聞-09-23- 從在地出發,與世界同行 –泰北國際雙語小學國
- 綜合新聞-09-23- 幸福營養再+1!新北市「鮮奶幸福週」上路 全年
- 綜合新聞-09-23- 台北產業見學團再升級 探索數位文創、物聯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