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河川日新北慶湳仔溝重生 生態復甦展現城市新脈動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水利局9日舉辦「世界河川日 重回湳仔溝」活動,市長侯友宜與市民一同走訪被譽為「母親之河」的湳仔溝。這條曾被譏為「黑龍江」的臭水溝,在多年整治後已轉化為兼具防洪與生態功能的都市生態廊道,展現城市水環境再生的成果與決心。
侯友宜表示,湳仔溝的改變象徵城市心臟重新跳動的節奏。從過去居民避之唯恐不及,到如今魚群悠游、翠鳥俯衝,他形容這是一場「從掩鼻到微笑」的城市華麗轉身。他指出,幸福並非遙遠的藍圖,而是市民漫步溪邊時,能親身感受自然與城市共生的溫度。
水利局長宋德仁說明,市府近年積極推動水環境治理,包括設置污水截流專管,每日減少4萬CMD污水排放;利用礫間淨化設施每日處理1.2萬CMD污水;並拆除老舊攔水堰、啟動抽水站預抽機制,為板橋都市區新增15萬立方公尺滯洪空間,相當於60座標準泳池的容量,大幅提升防洪韌性。同時透過底泥固化,讓河道更穩定並營造友善生態環境。
宋德仁補充,湳仔溝生態回歸令人振奮,目前已記錄超過304種物種。除了常見的翠鳥與台灣藍鵲外,今年二月還發現冬候鳥花嘴鴨北返前暫棲,九月更觀測到烏魚現蹤,顯示水質改善與棲地恢復成效顯著。
板橋區湳興里洪里長也表示,湳仔溝從惡臭水溝轉變為居民休憩與欣賞生態美景的場所,令人欣慰。她指出,社區巡守隊長期投入維護周邊環境,透過持續行動守護這條「美麗河廊」,讓社區更有凝聚力。
「世界河川日」由加拿大河川倡議者馬克.安傑洛於民國94年發起,並獲聯合國支持,至今已邁入第20週年,成為全球最大河川慶典。今年活動遍及各大洲,包含清理、文化、教育及藝術等多元形式,呼籲全民共同守護水環境。
新北市湳仔溝的整治成果也入選今年國際活動案例,以「都市河川復甦」為典範。水利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流域整治與水質提升工程,強化城市防洪韌性,並讓市民共享生態復甦帶來的美好生活。


- 地方新聞-10-09- 世界河川日新北慶湳仔溝重生 生態復甦展現城
- 地方新聞-10-09- 制墨藝師陳嘉德辭世 新北文化局持續推動保存
- 地方新聞-10-09- 富基魚市「富基石十樂」登場 萬里蟹試吃吸客
- 地方新聞-10-09- 新北雷霆掃毒行動 警犬出擊查獲逾千克大麻
- 綜合新聞-10-09- 音樂無界限 台灣絃樂團走進新北特校 用旋律傳
- 綜合新聞-10-09- 13段親師生成長故事電子書感動上線 看見新北幼
- 綜合新聞-10-09- 在 ESL 課堂裡,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節奏
- 綜合新聞-10-09- 興華國術隊以武會友、以心傳情 前進崙豐共築
- 綜合新聞-10-09- 熊讃電競列車駛入育達高中 多媒科打造未來電
- 綜合新聞-10-09- 從一句話到一篇文,「國語文酷學堂」以AI陪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