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貂角長程雷達完成換裝啟用 提供精準航機監視服務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念祖)費時一年整修汰換的民航局三貂角長程雷達6日啟用,與鵝鑾鼻長程雷達呼應,2座長程雷達涵蓋範圍最遠達250浬,雷達轉速約10秒1轉,最大偵測容量逾1,000架次,為台灣民航飛航服務提供最佳偵測服務功能。
民航局飛航服務總台目前於全台灣建置有11座雷達,包含9座終端雷達及分別位於三貂角與鵝鑾鼻的2座長程雷達,原長程雷達使用超過20年,為維持雷達妥善運作,並提升監視技術與國際接軌,民航局前年編列6.76億預算,著手汰換更新,109年12月7日停機動工,至今天剛好滿一年。
飛航服務總台指出,三貂角與鵝鑾鼻長程雷達監視範圍涵蓋全台,是台灣最重要的兩顆「眼睛」。南北兩座新長程雷達中,初級雷達偵測涵蓋範圍達半徑220浬,偵測容量逾1,000架次。
次級雷達新增具ModeS功能後,詢問效率及航機定位精確度均顯著提升,偵測涵蓋範圍達半徑250浬,偵測容量逾900架次,新雷達歷經參數調整、試運轉、陣地驗收測試、720小時信心測試等階段,並經民航局派出飛測機協助完成飛測驗證,象徵我國的飛航服務水準與國際接軌。
台北飛航情報區位在東亞樞紐位置,新冠疫情爆發前,航行量逐年成長,而用來偵測航機方位、距離、高度的雷達是重要的監視設備,可協助管制員精準掌握航機動態,確保飛航安全。
三貂角雷達所在地道路崎嶇,大型機具進出困難,每次僅能運送三片球罩片施工,且三貂角雷達高度達32.3公尺,必須在高空施作,東北角又有東北季風、陰雨等天候因素,風速過大就不能施工,一整年的高空施工,工程挑戰相當大。
施工期間,適逢新冠肺炎疫情,面臨原廠設備生產、進口與技師來台時程無法掌握等困擾,幸好均能一一克服。
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主持三貂角新長程雷達啟用儀式時,特別稱許施工團隊克服疫情、地勢、氣候等種種不利因素,如期如質完成汰換任務,同時還進行塔體建築安全強化工程,並融入當地風貌,展現科技與景觀和諧之美。
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主持三貂角新長程雷達啟用儀式。(圖/民航局提供)
位於東北角的三貂角長程雷達,是台灣的千里眼。(圖/民航局提供)
- 課程活動-10-22-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114年10至12月公益講座
- 綜合新聞-10-22- VR教室到情緒桌遊!13篇創新教學研究論文獲獎
- 地方新聞-10-22- 開平餐飲「樂齡學堂」烘焙課程熱烈展開 青銀
- 綜合新聞-10-22- 運動無礙,笑容無限—北特學生快樂踢出自信心
- 頭版新聞-10-22- 新北投資技職八年12億 締造教育部評鑑「8連霸」
- 社會新聞-10-22- 新北多元防災日 鄉親樓頂揪樓腳 「廉」核防災逗
- 美食天地-10-22- 榮獲2025「亞太50大比薩」No.2當代比薩大師 台北喜
- 課程活動-10-22-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52》系列第十場公益講座資訊
- 天機神算子-10-22- 今彩539 → 14、36
- 名人演講-10-22- 新店耕莘醫院內科部主任裴馰:三高防治‧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