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站AI聯動抽水智慧防汛再升級 新北防汛演習展科技韌性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114 年防汛演習30日在板橋湳仔溝抽水站登場,新北市水利局結合 AI 科技與智慧平台,展現應對極端氣候的全新防災能力。市長侯友宜親臨視察時強調,透過 24 小時監控、遠端操作與 AI 預判,市府團隊將災害應變時間縮短 1 至 2 小時,目標打造「智慧防災示範城市」。
近年氣候變遷導致極端降雨頻繁,新北市水利局突破傳統防汛思維,推出全台首創的「智慧防汛平台」。平台整合氣象預報、地下水文與排水系統數據,透過 AI 分析即時水情,並自動推播抽水站啟閉指令。水利局長宋德仁指出,今年新增板橋湳仔溝等 4 座 AI 抽水站,結合三重長元站,共 5 座關鍵節點實現「一支手機掌控全局」。
為強化滯洪能力,新北市透過雙重策略擴增蓄洪空間。首先,依據「透保水自治條例」要求新建建築基地達成 80 毫米零出流標準,搭配水利署出流管制,累計增加 257 萬噸滯洪量,相當於 1028 座標準游泳池容量。其次,針對 16 座受潮汐影響的抽水站,建立「預抽機制」,在降雨前將下水道水位降至最低,額外騰出 57.8 萬噸滯洪空間(約 231 座游泳池)。
水利局指出,智慧平台今年升級兩大功能,為防汛搶得先機。其一,透過 AI 視覺辨識積淹水熱點監視器影像,可提前 16 分鐘判斷降雨強度,比中央氣象署資訊更快反應。其二,新增「重力閘門啟閉推播」功能,當河川水位達警戒值時,系統自動提醒操作人員調整水門,避免潮汐倒灌影響市區排水。
過去需人工現場操作的透保水設施,現已全面數位化。宋德仁表示,只要透過手機 APP,就能在降雨間歇期遠端排空儲水,多次騰出滯洪空間。例如,若短暫停雨使下水道水位降至半滿,人員可立即啟動排空程序,提升防洪彈性。
侯友宜指出,新北市透過「預報、警示、決策、執行」四階段機制,已建立全國最完備的防汛體系。他強調,智慧科技不僅提升效率,更確保第一線人員安全,未來將持續強化 AI 演算法,爭取更多防災黃金時間。
此次演習模擬強降雨引發的積水災情,驗證智慧平台與抽水站聯動效能。現場展示 AI 如何分析即時影像、自動啟動抽水設備,並透過 APP 推送災情資訊。參與演習的公所人員表示,遠端操控大幅降低人力負擔,尤其在惡劣天候下更能保障人員安全。
面對氣候挑戰,新北市將防汛視為「永續城市」核心工程。透過科技創新與法令規範雙軌並進,預計今年可降低 20% 積淹水風險,並逐步將智慧防汛模式推廣至其他縣市。水利局提醒市民,可透過「新北防災 APP」即時掌握水情,共同強化社區防災韌性。
- 政治經濟-04-30- 5站AI聯動抽水智慧防汛再升級 新北防汛演習展科
- 政治經濟-04-30- 台北市鄰長補助25年未調整 議員劉耀仁質詢奏效
- 社會新聞-04-30- 良駒伴折翼天使跨恐懼 新北騎警助弱勢療癒心
- 社會新聞-04-30- 土石流防災再進化 新北42社區獲認證六都第一
- 政治經濟-04-30- YouBike騎乘人次衝15億 新北打造低碳生活圈
- 政治經濟-04-30- 新店雙智慧停車場5/1啟用 323車位紓解民衆需求
- 產業新聞-04-30- 九份、黃金瀑布暢遊無阻 177觀光公車限時3月天
- 社會新聞-04-30- 板橋罷免連署衝刺 議會民進黨團助陣盼突破安
- 社會新聞-04-30- 台北領航教育創新,1.2億打造高國中小新世代學
- 課程活動-04-30- 提升運動教練兒少專業知能 114年擴大辦理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