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永兆:使用中西醫合併治療婦癌 比西醫治療存活率顯著提升 顯見成效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明宗)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廿九日舉辦婦科癌症中西合作治療成效記者會,理事長詹永兆指出,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已發表在國際期刊,使用中西醫合併治療比起單純西醫治療的存活率,都有統計顯著提升,期望透過中醫的介入,搭配衛教正確用藥觀念,幫助患者完成西醫癌症治療療程,顯示己見成效。
理事長詹永兆表示,目前在台灣,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下,癌症患者可以選擇利用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整合方案,希望透過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將腫瘤患者經手術、放化療後常出現的腸胃不適、眩暈、落髮,以及療程中常出現的口亁、口腔潰瘍、便秘、腹瀉、張口困難等症狀減輕到最低,讓患者能順利完成整個西醫療程,發揮最大療效。
尤其對末期患者所出現的惡病質,諸如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精神萎靡等不適,以及癌性疼痛問題,透過中醫的體質調理,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宗融說,隨著癌症成為全球健康的主要挑戰之一,在癌症治療領域積極推動中西合療,取得顯著的成效。結合中醫的草木醫學與現代科學實證,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和個性化治療方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花蓮慈濟醫院的中西醫研究團隊在抗癌藥物開發上也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特別是在提升抗藥性癌症治療效果方面。研究顯示,使用康汝濃縮液可以有效抑制多種抗藥性癌細胞的生長,這為抗癌治療提供了新的希望和方向。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簡采汝表示,子宮內膜癌好發於40~60歲女性。根據賀爾蒙依賴與否,有雌激素依賴性,通常發生在較年輕女性,與肥胖和雌激素過度刺激有關,及非雌激素依賴性,與基因缺陷有關。而治療是以西醫包含手術,放射治療,荷爾蒙,同步化電療及標靶或免疫治療中醫輔助包括養陰清熱藥物降低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對粘膜的傷害或益氣扶正處方加強骨髓造血及減少癌症疲累。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柯皓庭指出,隨著醫療進步,乳癌病患的死亡率下降,相對病患承受治療副作用的時間也變長,西醫在清除癌症病灶有其優勢,但同時也造成身體氣血耗傷、臟腑功能失調,使病患生活品質下降。
而中醫治療特色著重在病患整體,可以根據個體狀況,辨證論治、攻補兼施進行治療。
常見乳癌治療副作用包含術後淋巴水腫,化療骨髓抑制、疲倦無力、神經毒性、腸炎,放療皮膚損傷,抗賀爾蒙治療類更年期症狀、骨質疏鬆,現代許多研究皆證實中醫藥的介入可以緩解副作用。其中術後淋巴水腫搭配針灸或雷射針灸治療可減緩上肢腫脹、改善疼痛及不適,常選用的穴位包含手三里、曲池、尺澤、臂臑、肩髃、肩髎、合谷、陰陵泉、三陰交等。而化療導致的疲倦無力可用補中益氣湯,腸胃道不適可用黃芩湯,黃耆、黨參可以減少化療不適、改善生活品質、提高存活率。
透過中西醫結合,能減輕癌症病患接受治療的副作用,提高生活品質,並預防癌細胞轉移及復發,因此建議乳癌病患在接受西醫治療的同時,可以搭配中醫的使用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婦癌病患體質有特殊性,中醫在輔助治療的過程中,必須同時了解疾病的分期與西醫治療計畫,追蹤檢查檢驗的結果,才能在治療分期中,依照病人變化與副作用,量身訂做中醫個別化治療,讓病患延長生命,增進生活品質減少毒副作用與完成所有的治療追蹤。
- 兩岸藝文-10-17- 2025 台北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共感 · 回聲 Reson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幼兒園體罰疑雲再起 議員陳乃瑜批監督失
- 地方新聞-10-17- 中央挹注 4655 萬 新北首座智慧抽水站啟動興建
- 地方新聞-10-17- 東北角紅甘進入賞味期 新北推美食結合人文生態
- 地方新聞-10-17- 淡水魚市週末限定 賞畫品海鮮粥還能彩繪大漁旗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五月通車 串聯淡水八里打造北海
- 地方新聞-10-17- 淡江大橋明年通車 新北規劃3公車快線串聯淡水八
- 地方新聞-10-17- 新北三讀通過氣候變遷自治條例 邁向2050淨零目
- 地方新聞-10-17- 萬金石馬拉松邁向運動平權 新增女性與非二元
- 地方新聞-10-17- 臉書廣告誘騙投資 新北刑大破假投資詐團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