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演員在臺打拼 新住民開創未來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明宗)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臺北市服務站9日舉辦新住民家庭教育及法令宣導活動,邀請來自馬來西亞演員劉倩妏,以學習臺灣腔為心得,向大家分享來臺打拼生活的心路歷程。
經歷豐富歷史與民族融合,臺灣成為包容性強且多元化的國家,不論是因為家庭、工作、讀書等原因,每位新住民朋友都在努力融入新生活。
劉倩妏演出過無數類型的角色,電影《Ola Bola》中成為家庭經濟貢獻者的高材生;連續劇《讓愛飛揚》裡追求公正公平的好友;電影《弓蕉園的秘密》重現政治禁忌及同性愛情;主演電影《阿奇洛》女主角獲得2017年日本東京國際影展增設首屆「東京寶石獎」(原石獎)。令她印象深刻的電視劇《生死接線員》改編自臺灣醫療實際案例。
劉倩妏全心全意地演出,帶領觀眾認識「器官捐贈協調師」,推動臺灣對社會公益的反思。 她提到演出的角色以臺灣人居多,對她而言最大的挑戰,便是要克服馬來西亞口音。
馬來西亞華文常使用大量句末助詞「囉、啦、了(liao)、咩」等來表達豐富情緒,衍生出辨識度高的獨特發音,也因為如此,為了更融入台灣角色,分享自己透過大量閱片及觀察臺灣人,揣摩並學習當地人說話的方式,如今,演技不僅讓人沉溺,其演繹情境的口語表現,更不會發現她居然不是臺灣演員。
劉倩妏也鼓勵大家,多說多練習,學習是日積月累的,只要有熱情、肯努力,就一定會進步。一部好的戲劇,需要專業的製作團隊以及能與觀眾產生共鳴的演員群,對於文字有著高敏感度,並且細膩的感情表現,劉倩妏將她8年來的故事化作詩詞,出版詩集《把夢,裝進行李》,不論是尋找夢想的你、經歷熾熱感情的你、抑或是尋找歸屬感的你,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句。
劉倩妏是演員、詩人,她形容自己是個停不下來的陀螺:「很多事情不做,不會知道從中可以得到什麼,就算與名利無關,也會是一場有趣的體驗」,抱著開放的想法去開創、拓展生命的廣度。
劉倩妏也鼓勵剛來台的新住民朋友,臺灣有很多學習的資源,可以多方面體驗找到自己的興趣,擴展生活圈和交友圈,在異鄉找到心靈寄託的方向;回憶起初拍攝馬來西亞電影時,遇見來自臺灣的表演指導,殺青後便來臺繼續學習,她感受到臺灣自由的風氣讓創作不受限制,並且有各種教學工作室可以進修,備感尊重且友善的環境讓她選擇與臺灣的經紀公司簽約,開啟飾演「臺灣人」的演員生涯。
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臺北市服務站主任蘇慧雯表示,為使新住民朋友適應在臺生活,移民署定期舉辦「新住民家庭教育及法令宣導活動」,結合衛生保健、就業資訊、居停留法令說明,課程中也會邀請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已在臺生活許久的新住民向大家分享在臺灣的心路歷程,希望讓初來乍到的新住民朋友能夠融入臺灣這個大家庭,歡迎初次依親來臺的新住民及眷屬一同報名參加。
- 社會新聞-01-17- 基隆監獄舉辦春節懇親活動現場暖心傳遞親情
- 產業新聞-01-17- 冬日新北五股濕地迎稀客 白琵鷺與黑面琵鷺現身
- 地方新聞-01-17- 新北環保局辦環評顧問機構評鑑 提升開發案環
- 課程活動-01-17- 新北捷運推春節集章活動 搭捷運走春祈福迎好
- 綜合新聞-01-17- 新北「跳蛙公車 APP」改版升級 1/20 開放買 2 月
- 地方新聞-01-17- 東門溪治水工程加緊趕工 侯友宜視察盼解鶯桃淹
- 產業新聞-01-17- 農業部:春節農產供應充裕 國人安心採購
- 兩岸新聞-01-17- 2025大陸江西省台胞台屬迎春聯誼會 在南昌舉辦
- 兩岸藝文-01-17- 關懷弱勢落實聯合國人權公約 教育部辦理「台灣
- 產業新聞-01-17- 新北包種茶化身「鐵定包中」 為學測考生加油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