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學招不到學生退場 社區大學反而異軍突起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順煌)「社區大學」係依據立法院所制訂「終身學習法」執行,按教育部頒定的「社區大學發展條例」設置,辦理的終身教育機構,教育目標為提升民眾公民素養、地方參與、社區永續等。
2025年2月統計全台共有90所社區大學,可縮短城鄉教育差距,提供經驗知識的通識教育,讓大眾從廣泛課程中,進行多元學習,給自己發展興趣或第二專長的機會;不需要學歷或考試就可以就讀,即使脫離了學校出社會,或是退休人員,都可以進入社區大學,享受不斷學習的機會。
社區大學屬於「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以成人為對象教育,指在經歷一般教育後再去社區大學學習,上課內容不一定是科學或人文教育,而是語言、文化、藝術、興趣,手作等各方面課程,有些還是技能培訓、考取專業資格。課程常見有:拼布、插花、國畫、電腦、走讀、音樂、美術、美容、剪髮、廚藝等休閒藝能活動。
另一類「終身學習」,則以傳統大學的推廣教育班為主,例如「台灣大學推廣進修學院法律(地政)進修學分班」,這一類課程走的是專業技術路線,協助民眾在職場工作所需為主,取得學分結業證書,可以參加取得考試報名資格,以及正式念書時抵免教育學分。
社區大學學員,經統計以女性佔有70%為多,顯示女性學習意願高,對自我成長有較大的動力;就年齡層,以青年、中年工作者(夜間班)、退休人員、自由&自營業者(日間班)佔多數,以培養生活藝能、增進工作知能、休閒興趣、健康養身、擴展生活領域、拓展人際關係等為主要學習動力。
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社區大學係由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社教科)管理,所屬12所社區大學(新北市政府有13所),均甄選委託民間公益法人團體營運,協助補助經費及協調提供場地,為「公辦民營」之終身學習機構,非一般正式學校(沒有修業年限,不具有學生身分與畢業證書,不得購買月票及辦理兵役緩徵)。目前營運單位分別為1個社團法人、8個財團法人、3個學校法人。
社區大學的課程設計以「發展公民社會」為目標,以現代公民養成教育為主,著重通識能力培育與公共議題探討;因此,課程分為「學術、生活藝能、社團活動」三大類。其中以「生活藝能」課程,最吸引人參加,課程以培養全新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愉快而簡單的生活,不必依賴著物質或金錢達成,學習生活中簡易維修、手作縫紉、簡單樂器、書法畫畫、走讀旅行等,可以從自己動手作、養成行為活動的習慣,獲得新的體驗與生活樂趣。
社區大學入學資格,沒有任何學歷及戶籍限制,只要年滿18歲,均可報名入學。每年分兩學期(春季、秋季)開課,大約在每年1月上旬及6月下旬報名,3月初及9月初開課,每學期上課18週,一個課程每週上課一次,以3小時計,另外也有開設2天、6週、12週等彈性課程;修讀完成科目,發給研習證書。
以大安社區大學114年第1期課程招生為例,即日起接受報名,上課從114年3月3日至6月30日(週一班),時段有上午0930至1200、下午1300至1600、晚上1900至2130;另有週二至週五班;課業費每期(門)3000元,比學校或補習班收費便宜很多,緣於有市政府終身學習教育經費補助。
在過去資源匱乏的年代,大學很少,甚至念初中,都必須參加考試才能就讀,只有家境好的少數人,能上高中或大學,許多人被拒於門外;然而知識的學習,不應被侷限在傳統教育體制裡,社區大學平民化,就應運而生。
由於有社區大學的注入,提供各地居民,可以自我成長教育、提升生活技能、生活興趣,關懷自身成長的土地,結交共識與人際關係,加強公民素養,以及公共事務參與能力,有益追求美好永續的生活。
一個人出社會或是退休後,還想回到學校學習有興趣的知識,社區大學就是最好的選擇,不僅收費便宜,上課時間有彈性,還能充實生活、多元學習知識或技能,可以和生活需求結合,也能讓退休或空閒生活不會無聊。
大安社區大學羅于婷校長接受採訪表示:該校自92年開辦至今,該區為全台北市最為人文薈萃、富饒菁華之地,該校為兼顧社區的需求與發展,同時培養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特別推動家庭終身學習及高齡族群共學共樂,以打造高齡友善的學習型城市,讓人人樂於學習,進而發揚公民教育精神,實現終身學習的教育理想。
羅校長表示,該校累積選課約5萬人次,平均每半年開設200餘門課程,因應在地特性開設理財、生活美學、資訊類、手作實用課程,並以「社區關懷‧家庭共學」為辦學發展目標,開設書蠹俱樂部、健康銀行、環境大聲公、導覽人才培力等特色課程,深耕社區文化,推動親職教育發展,實現處處是學堂、處處可學習之社區終身學習園地。
依據台北市社區大學聯網,所提供統計資料顯示,以6所社區大學(文山、士林、萬華、南港、大同、信義)每學年開設學術、社團活動、生活藝能等課程,約1000門,招收學員約27,000名,目前的學員總人數,還在大幅成長中,印證社區大學活力充沛,以及台北市民對於多元學習渴望。
辦學認真的大安社區大學羅于婷校長謙虛表示,該校目前有5000名學員,過去擔任中正社區大學校長時,曾有10000名學生紀錄;在社區大學擔任校長和老師與一般學校有所差異,因為學生生活經驗更豐富,來自各行各業階層,不乏是企業高層、公教退休人員,辦學與服務,著實要戰戰競競,更多的是人際交流與相互教學成長。
從1990年首次勒令正式大專院校,因招不到學生,要被勒令停止招生運作,到2025年,共計有19所大專院校已退場;緣於技職院校升格為科技大學,20年內大學數量增加一倍,由於少子化影響到招生不足,以及高教本身負債問題。此成為未來大學退場的隱憂。相對照,沒有文憑社區大學反而異軍突起,默默為教育付出,目前鮮少有經營不善退場問題,不管是時代或環境問題,都值得省思。


- 社會新聞-05-21- 一般大學招不到學生退場 社區大學反而異軍突起
- 天機神算子-05-21- 今彩539 → 24、27
- 名人演講-05-21- 中華民國寵物食品及用品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鄒
- 兩岸新聞-05-21- 廈門市平潭商會 心系家鄉 回報桑梓不遺餘力
- 地方新聞-05-20- 實習津貼全台倒數 顏蔚慈批新北青年局缺乏青年
- 地方新聞-05-20- 賴清德上任周年對在野釋善意 國民黨新北議會
- 地方新聞-05-20- 寶高數位基地八團隊進軍InnoVEX 2025 展現新北數位
- 企業報導-05-20- AMWC春季會議登場 可若夫攜手專家聚焦洢蓮絲與
- 綜合新聞-05-20- 強化防災專業領導力與校園韌性 北市辦理校長防
- 綜合新聞-05-20- 迎戰汛期及颱風季!新北啟動校園水災應變示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