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圓環拆除惹議 北市府:不實資訊誤導
王欣儀:要求市府完整公開說明、直球回應
(台灣TB新聞網/記者陳信宏)台北市打算拆除公館圓環,南北向公車地下道要不要填平,引發大眾關注。市議員王欣儀指出,市府舉辦的說明會不僅資訊前後不一,關鍵問題也交代含糊。既然已做過專業風險評估,就應該直球對決,公開對外界說明。
蔣萬安回應,對於合理可行的建議,會持續調整優化。他希望,外界不要受到不實資訊誤導,以訛傳訛,造成更多誤解與對立!
王欣儀在總質詢中說,她身為在地議員,對於市府在5月29日舉辦的地方說明會,不僅資訊前後不一,關鍵問題更是含糊其辭。她質疑,這項影響深遠的決策,市府在拍版定案前,是否真有針對拆除與填平方案進行交通模擬、專業風險評估與替代方案比較?還是單純為了明年選舉政績,讓政治考量凌駕交通專業?
她點出民眾最關心的幾項核心問題,包括:為何選擇過去評估最差的「公車地下道填平方案」?保留地下道真的需要長達兩年的交通黑暗期?而且,既然地面壅塞,為何不考慮拓寬車行地下道?左轉車流僅占4%,為何仍設雙車道?
市長蔣萬安、交通局長謝銘鴻答詢中以白板圖解與數據說明整體決策過程,針對「保留車行地下道」、「拓寬地下道」等建議,由於目前圓環底座是懸空的,如果要保留,必須打下很多保固防塌基樁,需要很長施工期以及大面積圍籬,反而會延長當地的交通黑暗期。
對於可行的建議,包括將南往北方向由兩線左轉改為一線左轉車道、增加一線直行車道;原規畫中的圓環公車站牌將取消設置,以降低公車停等造成壅塞的疑慮;行人動線也將優化,縮短行人穿越距離等。她建議市府可考慮納入調整。
市長蔣萬安針對外界質疑,填平公車地下道將導致嚴重塞車的相關說法,表示並不正確。
市府指出,若依正確數據進行模擬,尖峰時段平均每個號誌週期僅有2至7輛公車通行。即使達到最多7輛,只要透過綠燈時段連動設計,仍可順暢通行,與原先走地下道並無顯著差異。萬一遇上紅燈,最多也只要等待一個紅燈即可疏解完畢。
王欣儀強調,既然市府已掌握充分理由、專業數據,並經過模擬分析後做出決策,就應該直球對決,主動彙整相關資料,製作完整清楚的說帖,並公開上網供民眾查閱,這才是負責任政府應有的態度。
蔣萬安表示,這段期間就是在傾聽各界的建議意見,對於合理可行的建議會持續調整優化,但也希望外界勿受不實資訊誤導,以訛傳訛反而造成更多誤解與對立。
- 社會新聞-06-11- 公館圓環拆除惹議 北市府:不實資訊誤導
- 地方新聞-06-11- 草山三校攜手打造水域安全、能源永續的學習樂
- 政治經濟-06-11- 新北議會綠營稱預算有結餘 藍轟混淆補助款型
- 政治經濟-06-11- 亞運推動卡關、社宅進度落後 新北綠營議員痛批
- 綜合新聞-06-11- Show起來!學生藝團青春開麥 「2025好優Show學生藝
- 頭版新聞-06-11- 議員痛批新北學童福利落後 陳乃瑜要求速落實
- 社會新聞-06-11- 防堵掛羊頭賣狗肉 新北瘦身美容業列特定行業
- 產業新聞-06-11- 夜賞金山蹦火船、修復三芝石滬 新北推海洋文
- 綜合新聞-06-11- 教育部國教署推動多元議題融入教保課程 強化幼
- 課程活動-06-11- 「第四屆健康飲食小主播」創意競賽熱烈報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