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輕忽耳鳴、暈眩、睡眠呼吸中止症,醫警告:嚴重可能耳聾
(台灣TB新聞網)60歲的王媽媽(化名) 因眩暈長期反覆發作,吃藥未見改善,抽血檢查未發現貧血、高血脂問題,由子女帶媽媽來看診,診間發現患者身型肥胖、脖子較粗短,且問診時家屬反應王媽媽的鼾聲可從2樓傳到1樓且有健忘問題,經過睡眠檢測發現王媽媽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正壓呼吸器治療2星期後眩暈症狀不藥而癒,健忘情形也獲得了改善!
睡眠呼吸中止症增加突發性耳聾、耳鳴、眩暈風險
嘉義長庚耳鼻喉科蔡明劭主任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顧名思義就是人在睡眠期間發生呼吸暫停導致缺氧狀況。此症會影響內耳,造成突發性耳聾、增加耳鳴、眩暈機率,有以下四個主要原因:
1.夜間間歇性缺氧:夜間間歇性缺氧除導致內耳器官供氧不足,同時也會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與增加血液黏滯性,使得內耳血液循環不足,進而提升眩暈風險。
2. 打鼾引發震動使血管變窄:打鼾的持續高頻率震動會使頸動脈壁發炎、增厚、阻塞而阻礙血液流動,使內耳血管缺血缺氧,導致眩暈,耳聾等症狀。
3. 打鼾的震動能量直接導致內耳損傷:內耳的耳蝸和三個半規管是非常精細微小的結構,若經每晚6-8小時的持續打鼾震盪,可能損傷內耳神經、造成耳內淋巴液擾動,導致耳鳴,頭暈症狀。
4. 聽力損失:打鼾的聲響可高達50-80分貝,80分貝已等同摩托車喇叭聲,長時間持續暴露於噪音中,不僅會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聽力損失,更有研究指出打鼾者的床伴因長時間暴露同等噪音,也會導致聽力損失。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耳聾風險為常人2倍
睡眠呼吸中止症男女病徵有著差異性,男性常見症狀是鼾聲如雷,開車度咕,注意力不集中;女性常見症狀則是情緒起伏大,心情憂鬱,失眠,頭暈頭痛。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耳聾風險為常人2倍。民眾若發現出現單耳或雙耳突然聽不見,一定要盡速就醫,因臨床上發生突發性耳聾的患者有1/3是完全無法恢復的!
蔡明劭醫師特別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一般成人盛行率約15%,男女比約3:1。但60歲以上則有超過六成罹患率,且男女比例接近1:1 (70%男性和56%女性罹患)。故年長女性應更警覺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
居家睡眠檢測、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預防耳聾
蔡醫師表示突發性耳聾高風險族群為年長者、糖尿病患、肥胖者,目前並沒有方法能有效預防,但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會是一個可能的預防之道。另突發性耳聾病患若能及早進行居家睡眠檢測了解自身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並治療,可望保護內耳功能與聽力,降低未來再次發生突發性耳聾的風險。
科林睡得美的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闡述,居家睡眠檢測透過認證醫療設備就能在家中簡便收集睡眠關鍵的生理數據,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指標AHI (apnea- hypopnea index)和血氧濃度等資訊。這種檢測比傳統方法更為簡便,利用少量線路即可取得必要資訊,提升了患者的舒適度並降低因環境改變導致的睡眠困擾。在美國,居家睡眠檢測已成為主流,有效縮短了患者的等待時間。

- 政治經濟-05-21- 民生預算被砍殺 新北議會國民黨團控中央「假
- 產業新聞-05-21- 新北河濱蝶戀季進倒數 27日推贈花活動續綠意
- 產業新聞-05-21- 世壯運結合觀光資源 新北推200條遊程四市16項特
- 兩岸藝文-05-21- 萬芳高中2025集應有戲
- 社會新聞-05-21- 民間先行催促政府 打造減塑制度新里程
- 產業新聞-05-21- 新庄廟街現「虎頭列車」 新北祈福列車最終回
- 地方新聞-05-21- 國立南投高級中學打造豐富國防教育,榮獲全民
- 社會新聞-05-21- 新北攜手東森力挺月經平權 22,000份衛生棉送暖偏
- 政治經濟-05-21- 幼兒園議題融入性別平等課程 打造多元尊重學習
- 地方新聞-05-21- 台北市114學年度私立國民中學5月26日新生入學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