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客家園區20周年啟新頁 打造北台客家產業交流新地標
(台灣TB新聞網/記者孫曜樟)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歡慶成立20週年,市府推出「園區升級再造計畫」,以「北台灣客家產業交流中心」為願景,透過文化、產業與教育的跨域整合,打造兼具體驗教育、創意展演與社區共融的場域。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文化傳承是刻不容緩的工程;客家事務局長劉冠吟23日在新北市政會議中指出,將以「客家共融 × 永續生態 × 體驗教育」為核心理念,推動園區轉型,使其成為串聯經濟與創生能量的核心引擎。
園區升級計畫以「開放穿透、共融共享」為設計理念,入口將改造成穿透式開放空間,提升動線便利性與親近感。後方綠地將劃分「客家藥用植物園」「共融式客家遊具」及「城市農夫工作區」三大區域,分別對應客家養生智慧、移民故事與永續耕作精神,營造親子共融、社區參與的文化空間。
除園區本體外,新北市積極推動「四年五館、八年十館」的「新北哈客館」計畫,打破場域侷限,讓客家文化融入社區生活。目前已完成中和、淡水等七館,年底前板橋中山館與三重館將啟用,逐步建構完整的都會客家文化網絡。
新北市擁有超過 67 萬客家人口與 55 個客屬社團,是全台都會中最具多元客家族群能量的城市。自 94 年設立客家園區以來,市府持續推動景觀優化、環境教育認證等工程,並導入產業交流、青年培力等面向,邁向永續發展。
在客語推廣方面,新北市五年內四度獲客委會「通行語評核佳等」肯定,是六都中唯一無客庄卻獲獎的城市。透過全齡推廣策略,鼓勵學校推展客語教學,並結合歌謠、舞蹈等創意競賽,強化文化實踐。
未來,新北市將以青年參與為文化發展核心,透過「哈客青年智庫團」與每季舉辦的「哈客青年會議」,讓青年參與政策討論,推動客家文化與青年對話共創。劉冠吟表示,20 週年是嶄新起點,未來將持續串聯城市與人群,讓客家文化與時俱進,融入市民生活。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的升級計畫,不僅是場域的翻新,更是文化傳承模式的創新。透過開放空間、社區參與及青年能量的注入,新北市正以多元方式讓客家文化活絡於現代都會,展現「文化即生活」的願景。
- 綜合新聞-09-17- 北台四市跨域合作 點亮礦山記憶
- 兩岸藝文-09-17- 新北環教繪本獎揭曉 139件作品參賽創歷屆新高
- 政治經濟-09-17- 新北8家旅館獲金級環保標章 全國第一
- 綜合新聞-09-17- 台北市酷課APP線上繳費使用數成長5.7倍,持續新
- 政治經濟-09-17- 侯友宜宣布生育補助大加碼 首胎4萬元115年元月
- 社會新聞-09-17- 樹林鎮南宮捐贈勤務車 助新北消防提升救護能量
- 政治經濟-09-17- 十三國買主齊集聚焦六大產業 新北國際採購商
- 產業新聞-09-17- 張瀚文奪新北文旦評鑑甜柚王 糖度13.9創新高
- 產業新聞-09-17- 新北農友奪全國綠竹筍評鑑獎 市政會獻獎侯友宜
- 兩岸藝文-09-17- 全台最大礦物常設展 科博館《大地瑰寶》1,7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