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兩岸藝文新聞 > PTT Space推出全新策展計畫—「表面張力:四條關於慾望的論綱」展出四位亞洲藝術家精彩作品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記者茱茱 時間:2025-09-18 人氣:

PTT Space推出全新策展計畫—「表面張力:四條關於慾望的論綱」展出四位亞洲藝術家精彩作品

(台灣TB新聞網/記者楊茱茱)PTT Space 是 2020 年成立於台北的當代藝術畫廊,主要聚焦於東亞及海外的新興藝術家。作為著名的 Pata Gallery 的實驗性分支,PTT Space 持續關注東亞藝術的發展,試圖挖掘相關新的藝術實踐和表現形式,試圖提出具批判性和創造力的理解觀點。這次PTT Space榮幸宣布推出全新策展計畫——「表面張力:四條關於慾望的論綱」(Surface Tension; or, Four Theses on the Nature of Desire)。本計畫展出來自耶魯大學藝術學院(Yale School of Art)2025年繪畫與版畫研究所,共四位亞洲藝術家及其精彩作品,同時也是PTT SPACE繼2023年的展覽「高度不足」(Low Clearance)之後,第二次與耶魯大學藝術碩士畢業生進行的合作項目,以此持續實現著致力於推廣亞洲及海外新興藝術實踐的承諾。

圖 /.大衛與歌利亞David and Goliath (PTT Space提供)
 
「表面張力」策展計畫將在2025年秋季以兩階段、雙主題的展覽檔期進行呈現,並聚焦於以下藝術家:庾永(Jam Yoo),2016年康乃爾大學美術學士、2025年耶魯大學美術碩士;哈福薩・諾曼(Hafsa Nouman),2025年耶魯大學美術碩士;阮公心(Z.T. Nguyễn),2019年羅德島設計學院美術學士、2025年耶魯大學美術碩士;崔元禎(Claire Chey),2019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術學士、2025年耶魯大學美術碩士。他們分別從自身獨特的脈絡和文化參照點出發,檢視並探討慾望、肉體和認同的想像和建構,進而形成各自的跨學科實踐。

展覽「表面張力」從「表面」的概念延伸出的線索——表面是具獨特空間性的視覺平面,也是具表徵之媒體所依附的物質界面——試圖展現繪畫形式慣例所強制推行的平面透視如何被顛覆,以及物理和概念彼此對立所產生的潛在張力,如何成為進一步理解慾望在維護當代文化和社會中視覺首要地位的關鍵性功能。

圖 /Bloom (TK)(PTT Space提供)
 
在第一階段的展覽「表面」(9月17日至10月25日)中,庾永(Jam Yoo)打破了繪畫當中的直線透視邏輯,透過大衛與歌利亞的形象,探究酷兒群體難以駕馭的身體政治。其中大衛與歌利亞的圖像源自於聖經,而二者的關係一直是作為描述權力關係和權力鬥爭的隱喻,並帶有鮮明的同性戀色彩;另一方面,哈福薩・諾曼(Hafsa Nouman)將繪製的畫布定位為一種邊界之物,透過巧妙的空間辯證,質疑並破壞以視覺性和時間性作為定位框架的認知機制。她運用了腐蝕、光學反射等方式,捕捉並保留了對於物理現實界的想像。

第二階段的展覽「張力」(11月1日至12月6日),阮公心(Z.T. Nguyễn)藉由運用家飾紡織品及配件,重塑身份的認同與渴望,並巧妙構想出一種關於柔軟、可愛的新穎語彙,由此形成一種矛盾的反抗,用以面對晚期資本主義處境下,文化歸屬感被收編後的商品化本質。崔元禎(Claire Chey)則透過繪畫和素描,對作為一名女性的狀態,進行形式與質地相關的抽象闡述,進而探究面對塑造陰性氣質時相互交織的本能與恐懼。

圖 /禱告 1 Prayer (PTT Space提供)
 
「表面張力:四條關於慾望的論綱」是由策展人邱上源(Alfonse Chiu,2025年耶魯大學MED)所進行為期兩年的策展計畫,同時也是策展人在視覺藝術和建築教育的框架下,在文化的勞動和創造、美術展覽與商業生態之間,進行的一場饒富實踐趣味的對話。

「SURFACE TENSION: or, FOUR THESES ON THE NATURE OF DESIRE 表面張力:四條關於欲望的論綱」

展覽日期 Duration|2025.09.17 - 10.25
參觀時間 Opening Hours|Tue. - Fri. 12:30 - 18:30
地址 :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南路一段100巷7弄31號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