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誠園散記6〕不同政府體制下《台灣經濟發展史》的撰寫
(全民專欄/陳天授)在講授社會科學方面有關經濟與管理課程的這段時間裡,特別針對台灣經濟與產業的政策與發展,也發表了多篇的論文諸如:〈我國政經體制與產業發展之研究—兼論國家發展策略〉、〈台灣企業與政府間的互動關係〉、〈戰後台灣產業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灣產業發展的在地化與國際化之探討〉、〈資本主義與台灣產業發展之研究〉、〈台灣殖民體制與資本主義發展(1895-1945)〉、〈全球化與台灣經濟發展策略〉、〈台灣清治時期的經濟政策與發展(1683-1895)〉、〈重商主義的中挫—台灣荷鄭時期經濟政策與發展〉等等。
檢視上述所發表的論文,多篇都聚焦在台灣經濟的發展與變遷,其所涵蓋的時間已從荷蘭時期、明鄭時期、清朝時期、日本統治時期,一直到中華民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在研究方法上都採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途徑,尤其在政府的腳色與功能。
由於篇數和字數已達可出版專書,於是我在2006年的略加審修完成之後,則先以《揭開致富面紗—台灣經濟發展史略》(如附1)為書名出版。既是「史略」當然在資料的運用方面並能達到完整的要求,但是在歷史結構上已逐步形成。誠如我在〈自序〉提到,我採用曹永和院士的「台灣島史」概念,以主題性與整合性的研究途徑,從政府角度探討台灣在不同政權統治下各時期的經濟發展。
《揭開致富面紗—台灣經濟發展史略》出版之後,我又陸續發表了多篇有關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論文,諸如〈台灣近代化改革中政府的產業政策之研究〉等,於是在2009年在收錄他文之後,則改以《台灣經濟發展史》(如附2),交由蘭台出版社印行。
這時候出版的《台灣經濟發展史》,我的台灣經濟史研究已經建構原住民時期村社體制、荷蘭時期公司體制、鄭氏時期封建體制、清治時期皇權體制、日治時期軍國體制、國府時期威權體制等階段,來論述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形塑了原住民時期民會、荷治時期公司、鄭治時期受封、清治時期邊陲、國府戒嚴等各階段的不同政府型態。
《台灣經濟發展史》一書的撰寫完成與出版,是我從不同政府體制建構台灣從原住民時期到中華民國台灣時期,貫通四百年來經濟發展史的初稿階段。(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 地方新聞-10-23- 高師大攜手五家企業簽署教育大數據策略聯盟 共
- 美食天地-10-23- 30家夯店線上「數位共好」訂單增3成
- 綜合新聞-10-23- 台北市無人機教師研習補助考證費用獲熱烈迴響
- 兩岸藝文-10-23- 走進校園,走進學美─看見校園環境的美感蛻變
- 產業新聞-10-23- 三峽安溪里美人樹盛開 新北秋日賞花好去處
- 政治經濟-10-23- 新北招商大躍進 DEKRA德凱認證投資總部啟用
- 產業新聞-10-23- 新北捷運加速推進 六線齊發打造國際級交通網
- 地方新聞-10-23- 三峽興隆宮重建上樑 百年媽祖廟重生成老街地
- 社會新聞-10-23- 30家夯店線上「數位共好」 訂單增3成
- 頭版新聞-10-23- 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 112年度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