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筆談56〕胡適自由民主文化資源的創新轉化(三)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3-06-15 人氣:

〔安齋筆談56〕胡適自由民主文化資源的創新轉化(三)

(全民專欄/陳天授)第4則:1954年3月13日,《聯合報》以「臺大文史學系演講會中胡適學術演講闡述對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個看法」為標題,登載了胡適講演的提到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四件大事,作為他個人對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個看法。

胡適提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所謂「無政府的抗議」,是以老子做代表。老子是中國古代第一個政治家,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哲學家,對於世界政治思想史上有許多的,有創見的貢獻。老子所謂的「天道」,「無為而不為」,是很重要的觀念。胡適提到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孔子、孟子的自由主義的教育哲學,以自由主義的教育哲學為基礎而產生個人主義。孔子是教育家,孔子提倡大同思想、有教無類,教育目標是「安人」、「安百姓」。孟子謂:「以天下為己任」。

胡適提到的第三件大事,就是楊子、朱子、莊子、以至呂氏春秋,提倡個人主義。個人主義之後,至紀元前三、四世紀中國古代集權政治的興起,秦孝公,採用商君變法造成中國古代政治史上的最大集權國家,這種集權制度的確定,雖由商君而起,但是這種集權政治思想是起於墨子。

胡適提到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第四件大事,就是漢朝四百多年的「無為而治」。漢高祖定天下後,解除了最嚴酷的政府法令。漢朝的無為而治的政治制度,豎下規模,因而使二千五百年多年的中國政治制度,都受了「無為而治」的影響。

胡適演講其對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個看法,我們細看這三百多年的古代思想史的三大思想家,老子站在極左,孔子代表中派而為傾向左派,墨子代表右派,色彩都很鮮明。

第5則:〈胡適談法統〉的這則消息,是1954年2月16日,登載《中央日報》的紐約2月9日航訊概述:胡適此番毅然回國,參加國民大會,乃在尊重並維護憲法的法統,他對李宗仁抨擊召開國大是屬違憲一端,憤慨之至,連呼李宗仁糊塗不止,他認為二月十九日開幕的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改選正副總統,乃是尊重並繼續中華民國法統的唯一合理措施,完全合乎憲法的正常途徑,絕無違憲之處。(參閱:拙作《台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五):臺灣治安史略》,元華文創,2020年7月,頁292,照片如附)。

1954年2月20日,《中央日報》登載,胡適在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開會式中的擔任臨時主席致詞,特別針對這次會議有部分人士提出違憲疑問做了說明。胡適在解釋今天的集會是完全合法的,是完全有憲法依據的,這一次開會的歷史任務是依據憲法舉行總統副總統的選舉,使憲法的法統可以維持繼續,不至於中斷。

胡適的致開會詞,可謂句句提到維持憲法法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了多次贏得熱烈掌聲之外,他特別提要感謝:總統蔣先生、行政院長陳誠,和將領戰士;忠貞的公務人員和忠貞的國民;一千四、五百位國大代表,也提包括他自己的國大代表身份。

更重要的,胡適也提到要感謝1954年韓戰結束後,一萬四千多名選擇回到自由中國台灣的反共義士。胡適在國大的致開會詞,特別感受的是國民大會這一代表政權的機構和維持法統說,凸顯胡適一生所強調人權、自由、民主的思想與精神。

1954年3月29日,《聯合報》登載,北大同學會在台大校總區教員休息室舉辦茶會,歡迎該校校長胡適博士。茶會由金承藝代表同學會致歡迎詞,引用胡適所言「善未易明,理未易察,慎思明辨」,說明胡適主持北大校政多年,已為自由主義埋下反共的根苗。

1954年4月6日,《臺灣新生報》登載,中外知名的學者胡適已於五日乘班機飛東京轉往美國,朝野人士及學術界名流數百人,曾在機場送行。1954年4月8日,《工商日報》引〈東京七日中央社專電〉概述:胡適本日在此間一次集會上向華僑領袖及中國官員保證說:在蔣總統第二任總統任期下的中華民國新政府,將致力於在自由中國各方面實行更多的民主改革。胡適對若干外國報紙的批評加以擯斥,他強調說,他相信蔣總統和他的顧問及部屬們,在致力實施因為受到戰時控制所阻的更多民主改革及自由方面是最有誠意的。

大家對胡適有一項很特別的評價,就是胡適絕不會在外國人面前批評自己國家的不自由不民主,儘管他在國內的經常批評政府有諸多的需要改革,需要更民主、更自由的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