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耕園故事04〕傳教士甘為霖描述白水溪的原漢民生活
(全民專欄/陳天授)曾祖母9歲的時候,也就是1875年(光緒元年),在店仔口地區發生了白水溪教案事件。清治台灣初期,白河店仔口地區屬於諸羅縣十七庄之一的下茄苳庄,清雍正年間(1723-1735)則分屬於下茄苳北堡、下茄苳南堡、哆囉嘓東堡、哆囉嘓西堡。(參閱拙作《臺南府城文化記述》,照片如附)。
19世紀後期,來到台灣宣教的長老教會牧師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 1841-1927),他提到傳教士業在白水溪遇到了阻礙,他們在位於離他們教會西方五哩遠,其中大部分人都屬於吳氏宗族,他們的領袖叫做吳志高(1826-1880)。
根據甘為霖的描述:吳志高是個惡名昭彰的人物,行為猖狂,無法無天,在過去幾年帶給當地官府極大的困擾和焦慮。他透過各式的迫害、詐欺手段,據說現在已累積了豐厚的財產。他廣大的居所位於店仔口外圍,許多房子相連建在他的住所旁邊,所有這些房子全被堅固的竹柵欄圍繞起來,竹柵欄四周則佈有大量武裝的隨從,隨時處在防備官兵或民眾攻擊的狀態。
甘為霖又提到,當他們開始在白水溪的平埔番間進行傳教工作時,吳志高聽說了他們的事蹟,剛開始他並沒有甚麼反應。但之後他了解到,他們的工作將會妨礙到他那既自私又殘忍的計謀。一個理由,他相當反對台灣府那些有影響力的外國傳教士,到店仔口東邊的村落做定期的宣教。因為他擔心,中國(清)政府有一天可能會對他採取強烈的措施,屆時他唯有撤退到東邊偏遠山區一途,因此,對於任何會阻礙他撤退的事物,都抱持強烈的反對態度。至於在那個撤退方向上所建的外國教會,它對當地居民所產生的良好影響,對他來說已是忍無可忍了,更何況他還無法加以控制。
甘為霖特別提到,吳志高也告訴我們幾個弟兄,不准新建教堂。他說這會影響到他預留給自己做墓的那塊地的風水,希望大家不要在這個地方建教堂。鑒於信仰的不同和溝通的不良,終致爆發1875年吳志高在店仔口白水溪教會襲擊甘為霖的事件,和1878年初白水溪教堂再度遭縱火事件。
甘為霖在這本《素描福爾摩沙:甘為霖臺灣筆記》書中,除了記述白水溪的驚險脫逃經歷之外,對於當時店仔口和哆囉嘓社地區人民的生活情節也有相當的文字描述。
甘為霖提到,當他們來到白水溪傳教之前,吳志高經常命令二、三十個平埔番替他工作,只給予他們極少量的米作為報酬,他們如果不從,就會遭到惡言相向和鞭打的下場。吳志高的作法是,把工作量加重千倍,或是進一切努力來維持「現狀」。然而,現在這些原住民在受到教育和基督教的影響下,甘為霖相信已找不出來比他們更安靜、更溫和、更守法的居民了。偷竊行為對他們來說,有如過眼雲煙。現在他們已不賭博,從他們的口中也絕對聽不到粗言惡語。甚至連他們的異教徒鄰居都認為,不論是個性或處境,這些基督徒都經歷了極佳的轉變。
就1875年和1878年的白水溪教會的兩度受到襲擊事件,和後來甘為霖牧師所提到在白水溪地區的原漢民生活,也因為部分受到信仰基督教精神而有所影響和提升,居民的守法觀念與行為舉止也都有了改善。
檢視1875到1878年這段時間所發生的白水溪教案事件,也正是我曾祖父母,他們青少年時期分別在不同的地方,也就是曾祖父在下茄苳堡與曾祖母在哆囉嘓社的成長階段。(作者現任台北城市大學榮譽教授)
- 地方新聞-04-01- 月薪28K免經驗 新北青年局暑期工讀計畫4月開放申
- 地方新聞-04-01- 從海岸到海底保育成績亮眼 新北公私協力守護海
- 地方新聞-04-01- 清明連假遊北海岸 吃花枝、賞綠石槽 還能抽好
- 地方新聞-04-01- 新北4月推17場資源回收兌換 地球日邀民眾響應綠
- 兩岸藝文-04-01- 「NCA時尚秀」從博物館走上伸展台! 史博館館長
- 地方新聞-04-01- 「2025河海音樂季」徵原創 新北邀全球音樂人開唱
- 地方新聞-04-01- 土城大墓公清明祭祀 新北官民共傳承無私精神
- 綜合新聞-04-01- 「親子童步慢遊台北芝山岩~中正幼兒園兒童節親
- 綜合新聞-04-01- 114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在台南舉辦 開幕典禮備
- 綜合新聞-04-01- 全國首間「新六育學校」興穀國小揭牌!新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