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三談21〕概說臺灣本土化與臺灣意識的演變(二)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1-30 人氣:

〔安齋三談21〕概說臺灣本土化與臺灣意識的演變(二)

(全民專欄/陳天授)格羅秀斯(Hugo Grotius, 1583-1645)提出的分割主權概念,亦即東印度公司可以正當干預主權國家,而成為殖民主義思想的濫觴。所以,近代臺灣意識的形成、發展與演變,可以透過歷史發展整合性分析,來釐清臺灣意識中殖民與被殖民的分割主權概念。

住民相互主體性則是根據歷史發展整合性思維,來區分近代臺灣意識發展的空間與時間的先後,以確定臺灣實存的地理環境和歷史發展過程。住民相互主體性的分割主權概念,不僅是關照臺灣這一塊土地,且是以近代臺灣意識為分析對象,在面對任何統治政權時期所形塑社會的住民意識時,就不會出現有強調本土與非本土的混淆。

住民相互主體性亦可凸顯對臺灣先後出現在每ㄧ時期統治政權都是採取包容的歷史觀,而從共同開發與經營臺灣的角度來化解是否外來政權與非外來政權爭議。因此,庶民史觀角度來論述近代臺灣意識形態的結構與變遷,成為當前大家比較可以普遍被接受的論述。

承上所述,所謂「本土」概念的處理,主要是認為使用「本土」字眼容易出現分離與對立,如果改以「主體」更比較能深入表達認同臺灣的這塊土地意識。這是強調土地共同體觀點的凸顯對近代臺灣意識的理解與關懷,亦即不會產生本土與非本土的對抗意識,而衍生成省籍、族群和社會的衝突。

如果把主體性當作絕對價值,則只要能夠發展主體性即可,若把個體做為一個部份歸屬於一個整體,與整體本身和其他共存於該整體的個體之間形成一種互為主體、互相依存、互惠互補關係的意識,則非但不壓抑其主體性,反而有助於其主體性的充實。

相互接受主體認同的意識,不僅認同「臺灣」這個名詞,也包括了認同臺灣的制度、生活方式、歷史文化和社會型態。換言之,只要建立了集體認同的庶民意識,當可釐清臺灣社會尚存所謂「臺灣意識」、「中國意識」、「日本意識」,乃至於「美國意識」的偏頗意識型態。

論述近代臺灣意識結構與變遷的隱含臺灣歷史、族群、文化、社會與政經發展,幾百年來一直處於「國家」形成的過程。因此,臺灣住民相互主體性意識的互不否認主權概念,亦可由原住民族的來源、漢人移入後的土著化和定著化、日治時期的臺灣民族運動,以及中華民國移居者政府的統治,乃至於當前臺灣生命共同體的建立等不同社會發展階段來檢視。

「存有」的歷史和「言語」的歷史是有落差的,就像「發現臺灣」或「發現美洲」一樣,在地理大發現的時代以前,這些地方和這裡的人類早已就存在許久,「歷史」和「發現」之說,的確有先後出現原住民來自南島語系的本土化,和漢人來自中國大陸的本土化,以及現代被普遍接受台灣主體性的議題。

近代臺灣意識形成的歷史研究、編寫、解釋、教育等元素,因為長期受制與操縱在主政的統治者手中,從不斷的「被發現」而邊陲化。臺灣意識的形成、發展與變遷也常被國際霸權國家所剝奪,遂喪失了作為人的基本要件條件,導致臺灣人很容易就成為沒有歷史記憶的特性,更缺乏立足斯土斯民的主體意識,這也成為凸顯民進黨主張臺灣意識,而在這次大選中贏得國民黨本土化方面論述的重要因素了。這也相對於凸顯國民黨內尚有部分人士的未深入了解與接受台灣本土化,其所強調「本地者歸返鄉土的主觀融入當地」的深層意涵。亦即當今國民黨本土化為什麼要主張「和中」而「不反中」的「中國情結」,來建構起兩岸和平發展的情愫了。

承上所論,住民相互主體性論述,對於臺灣意識的結構與變遷,突顯其與統治政權之間的關係,接受了來自南島語系原住民族與來自中國大陸閩、越地區漢民族是最早擁有臺灣這塊土地的權利,也就相對於後來在臺灣建立政府(政權)和主權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東寧王國、日本,和中華民國,而不刻意強調其所謂殖民政府或外來政權的意涵,而皆從住民相互主體性觀點的一律使用「統治」一詞。諸如:荷蘭與西班牙統治台灣時期、東寧統治台灣時期、大清統治台灣時期、日本統治臺灣時期、中華民國統治台灣時期,來檢證分析各時期本土化與臺灣意識的結構與變遷。

簡要的說,臺灣意識的最早出現,溯自1895年大清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其所導致臺灣人民強烈為抗拒日本殖民統治,而激發出「抗日意識」的演變成「臺灣意識」,乃至於延續迄今民進黨主張的台獨意識。而該階段相對被壓制的本土化,直到1970年代在蔣經國行政院長任內的推動本土化政策,終於在1996年李登輝、連戰的當選總統、副總統,以及1997年蕭萬長受命組閣,可謂達到台灣本土化的高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