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三談25〕概說臺灣本土化與臺灣意識的演變(六)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2-05 人氣:

〔安齋三談25〕概說臺灣本土化與臺灣意識的演變(六)

(全民專欄/陳天授)臺灣第三次本土化運動,出現在1895年之後的反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經過1895年的戰勝清國,和在1905年日俄戰爭的獲勝,以實力證明了明治維新的成功,讓日本這國家一躍成為亞洲的強國,並與西方列強展開在亞洲的殖民地爭奪戰。臺灣反日本殖民時期臺灣的本土化運動,可分為武力反日與非武力反日的二大類型運動。

(一)武力反日的本土化運動: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時,清政府調兵渡臺籌畫防守,但北洋清軍戰事不利;1895年3月23日清政府詔令北洋大臣李鴻章為全權大使、副使為李經方,率團赴日,與日本議和。談判地點就選在日本下關,日方代表為伊藤博文、陸奧宗光舉行會談,在簽署《馬關條約》事關割讓臺灣給日本,引發籌組「臺灣民主國」之議。

1895年5月2日,丘逢甲倡議成立臺灣民主國,5月23日宣告成立新政府,發表〈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照得日本侵凌中國,索割臺灣,全臺身民代表入京請願,未獲俞允。局勢危殆,倭奴不日將至。如屈從,則家園將淪入夷狄;如抗拒,以實力不如人,恐難持久。屢與列強相商,咸謂臺必先能自立,始可保護。臺民誓不服倭,與其侍敵,不如死守。爰經臺民公議,自立為民主之國,官吏皆由民選,一切政務秉公處理。惟為禦敵、治理臺事,須有人統率,以保鄉衛土。巡撫兼署臺灣防務唐景崧,素為臺民敬仰,爰由士民公推為民主國總統。官章業已刻就,訂於五月初二日已時(陽曆5月25日上午9點),由全臺紳民公呈。凡我同胞,勿論士農工商,務須於是日拂曉齊集籌防局,見證隆重就職典禮。盼勿遲疑。全臺人民公告(蓋紅印)。」

新政府以唐景崧為臺灣民主國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團練使,劉永福為大將軍、李惟義義軍總兵、林維源為議院議長(林維源婉拒,但在慶典活動的隔日即內渡廈門)。各部門分設於臺北府舊衙門裡,議院設在前籌防局、內閣閣員包括軍務大臣李秉瑞、內部大臣俞明震、外務大臣陳季同、姚文棟為遊說使等,主要機關則是設在前藩司衙門(布政使司署)。

在軍事行動方面,包括練勇兩軍的正規軍在部署上,主要負責的有北路守備唐景崧、中路守備林朝棟、丘逢甲,南路守備劉永福,後山守備袁錫中,水師提督楊岐珍(兼)統領北部。與大清國形成「一國兩治」的新政府首要任務,即是發電通知列強,企圖贏得各國承認新的民主國。在臺灣領土已割讓給日本的情況下,除了當時兩江總督張之洞供應武器軍火、金錢支助之外,至於冀寄列強的承認主權,可謂癡人說夢話。

根據後藤新平指出,從他1898年開始赴任以來,到1902年為止的五年間,總督府所殺害的「叛徒」總共是11,950人。日本從1895年領有臺灣開始到1902年的八年間,就只憑日本政府一方的統計顯示,臺灣人被殺戮的人數就已達3萬2千人,這個數目超過臺灣人口的百分之一。但在5年之後,1907年11月,仍然發生了蔡清琳領軍的「北埔事件」;1912年,劉乾、林啟禎(慶興)的「林圯埔事件」,和黃朝、黃老鉗的「土庫事件」;1913年,由羅臭(嗅)頭、羅獅、羅陳、羅其才、李岑等人發動的「六甲事件」;1915年,楊臨所發動的「新莊事件」之外,特別重要的武裝反日事件更有:苗栗事件、玉井事件、霧社事件等。

承上論,臺灣民主國時期和臺灣割讓日本統治的初期,臺灣人採取武力反日的本土化運動,就殖民政府的統治角度,在1938(昭和13)年3月,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出版的《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的治安狀況(上卷)〉,是將臺灣民主國時期的反日定位在「本(指臺灣)島的武力平定」;之後日本統治初期則將臺灣人的反日定位在「本(指臺灣)治匪始末」。

(二)非武力反日的本土化運動:反日時期臺灣的本土化運動,除了上述武力反日的本土化運動之外,在非武力反日的本土化運動,根據《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臺灣社會運動史〉,是將臺灣社會運動史分為文化運動、政治運動、共產主義運動、無政府主義運動、民族革命運動、農民運動、勞工運動、右翼運動等八大類型的社會反日運動。

我們根據上述八大類型社會反日運動,將綜合其環境因素而選擇具代表性的非武力反日運動,透過時間脈絡以凸顯歷史事件發生的經過,其中包括:「治警事件」,以及「臺灣文化協會」、「二林蔗農」、「臺灣農民組合」等重大事件。

從台灣本土化的強調本地者歸返鄉土的主觀融入當地的意涵,檢視武力抗日與非武力抗日的兩大運動,除了將清治時期發生原漢土地之爭,和宗族社會與漳泉分類械鬥的轉向台灣人集體意識的對日抗爭之外,異族統治下所出現的巨大心理隔閡,更激發台灣人「祖國意識」的本土化運動。

承前述台灣本土化運動的做為一種精神表徵,「祖國意識」可以溯自鄭氏東寧王國時期,大量閩、粵移民到台灣,到了清朝時期更多來自漳州、泉州及潮汕地區的移民,因漢人濃郁的鄉土觀念,即便定居台灣的落地生根,但仍很多台灣人基於同文同種的血脈與歷史文化淵源,將其對岸大陸視為「原鄉」的情繫祖國。

日治台灣展現反抗日本殖民的強權壓迫,尋找本土的自主認同,不只要維護當時漢民族占多數文化尊嚴的強韌生命力,這也是臺灣發展本土化過程中特有遭遇的一段歷史。日本軍國主義殖民體制對台灣人「祖國意識」的本土化運動的思想控制,完全是建構在透過軍事武力與政經權力的宰制,以及進行殖民文化的傳播,是建立由上而下的殖民教育與教師訓練體系,主要透過國語傳習所與國語學校,來從事日本語言文化的移植與同化。

日治初期總督府採取初等與中等教育區別的方式。在初等教育方面,臺灣有兩種不同的學校,一是專為日本幼童設立的小學校,另一種則是臺灣幼童唸的公學校。在中等教育方面,日本人就讀的學校是獨立的,臺灣人的學校則附屬於日本語學校,凸顯臺灣人的受到歧視,和自主「祖國意識」的遭到抹滅。

這種殖民教育制度的建立與變革,關鍵在於1922年總督府推行所謂「共學制」的新教育政策,臺灣整個教育制度才逐漸統一,但臺灣人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仍受到不平等待遇。1928年,設立的臺北帝國大學,本質上仍是為培養日本人才而設置的學校。

檢視總督府的教育政策,台灣人受益較大的是醫師養成教育,和集中在產業技術面,對於文法等社學科學教育方面臺灣人仍是受到相當大的限制。總督府藉引導臺灣青年從事既賺錢又遠離政治的醫師職業,來防止具有政治和文化意識的臺灣菁英,起來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

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長遠歷史的傳承,相對於經濟發展模式的可被調整、政治體制的可被摧毀,以及社會型態的可被改造,但文化發展始終延續表現著自己的風格。因此,傳承歷史文化也同時彰顯政治、經濟權力的擴張,更促使總督府重視臺灣殖民文化教育的發展。1930年代以後,更積極展開推動皇民化運動,鼓勵台灣人進行國語(日語)化家庭,以及祭祀日本神社等等。

1920年代,又逢是個高漲民族自決與民主自由的年代,臺灣「祖國意識」的受到殖民政策的箝制,讓臺灣人更意識所受到非人道的殖民統治,總督府除了要剷除臺灣傳統式政治菁英與教育體系,主導臺灣民眾思想與生活的文教活動之外,更是要割離殖民地臺灣的漢人血緣與文化,以及其背後與中國文化淵源的歷史複雜關係。

承上論,日治時期臺灣受到殖民統治,臺灣人「祖國意識」為追求臺灣發展的本土化運動,臺灣人從武力和非武力的反抗日本政權,是繼荷蘭治臺時期的反荷蘭、清治時期的反列強之後,我們所稱謂的「臺灣第三次本土化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