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三談27〕概說臺灣本土化與臺灣意識的演變(八)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2-07 人氣:

〔安齋三談27〕概說臺灣本土化與臺灣意識的演變(八)

(全民專欄/陳天授)1988年初,蔣經國總統過世,李登輝繼任中華民國總統,又以國民黨主席的優勢,繼續推動台灣本土化與民主化,導致國民黨內部產生路線之爭,立法院國民黨籍委員王建煊、趙少康等「新國民黨連線」成員出走,另組「新黨」;另一組以黃主文為主的「集思會」成員,則在後來2000年的政黨輪替之後,成為「台灣團結聯盟」的重要幹部,並尊稱李登輝為「精神領袖」。

這正說明解嚴之後的台灣政局,已從過去國民黨的「一黨獨大」轉型多黨競爭的政黨政治。特別是1986年成立的民主進步黨,在2000年至2008年、2016年至2024年在總統大選中贏得勝選,取得執政權。民進黨從早期的體制外運動,不但標榜自己政黨是台灣人延續日治時期,和「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追求台灣人自由、民主和獨立的目標。

1991年,蘇聯共產主義體制的解體,以及共產主義國家的紛紛實施經濟體制改革。因此,冷戰結束後,雖可視為是中華民國反國際共產赤化的臺灣本土化第四階段。只是鑒於當前的兩岸局勢,仍分屬於實施資本主義思想、自由民主體制中華民國,與實施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分裂分治狀態。

1993年4月27日至4月29日期間,由中華民國方面的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辜振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於新加坡共和國所舉行的「辜汪會談」,是兩岸自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以來,首度進行的正式非官方級會晤,期間又經國民黨李登輝總統主張「中華民國在台灣」、民進黨陳水扁總統主張「一邊一國」、「中華民國是台灣」,乃至於蔡英文總統主張「中華民國台灣」。

檢視其最大區別除了隸屬不同政黨之外,民進黨於1991年10月13日在民進黨第五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的「台獨黨綱」;1999年,雖經民進黨改以全代會聲明,以台灣獨立事實已確立為由,強調維持現狀,國號即為中華民國,將台獨黨綱重新詮釋為「公投黨綱」。民進黨對外宣傳,一再強調民進黨沒有台獨黨綱、只有公投黨綱,只有在台灣受武力侵犯時,才會實施統獨公投。

承上述解讀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論述,已逐漸從早期反國民黨戒嚴時期外來政權、蔣經國本土化與李登輝民主化的政策,逐漸朝中華民國台灣「在地化」的發展。根據前述對「在地化」(localization)的定義,「在地化」所指的是「外來者融入所居地的客觀融入當地」的角度,來解讀民進黨的「在地化」,出現「去中國化」的現象與作為。

從國際政治經濟是由數個強國霸權的輪替主宰國際社會文化的歷史角度,檢視近代臺灣發展本土化的變遷,臺灣經歷了原住民與漢人合力反荷蘭統治,是為臺灣「社群意識」發展本土化的第一階段。明清時期的到了1860年代,滿人政權與原住民、漢人合力反英、法等列強帝國主義國家,是為臺灣「族群意識」發展本土化的第二階段。接著反日本殖民統治,是為「祖國意識」發展本土化的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本土化運動,則是隨著二戰結束,冷戰開始,中華民國加入以美國為首的自由民主陣營,並與西方國家結盟,共同圍堵國際共產主義的赤化。然而,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接著1950年的宣布台灣戒嚴,不但是台灣人對祖國的失望,也導致「省籍意識」的矛盾,促使蔣經國主政期間的加速台灣本土化與民主化。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為因應國內外情勢的變化,宣布臺灣解嚴的措施與開放赴中國大陸探親,更因此改變了兩岸「中國」的彼此敵對關係。

21世紀20年代,新冷戰態勢的逐漸成形,美國與中國的關係,雖在軍事、高科技方面採取對抗,但經濟貿易上仍繼續保持互利的交流的國際政經新秩序。2024年,當總統大選由民進黨賴清德、蕭美琴當選總統、副總統,在國會方面由國民黨韓國瑜、江啟臣當選院長、副院長。這現象從「國家認同」的台灣意識形態上,選民選擇了民進黨,雖然比率未達40%,賴清德只是一位得票的少數總統,而且選民選擇讓國民黨在區域立委方面獲得多數,以利監督民進黨政府。

面對當前國際關係的錯綜複雜,觀察兩岸關係民進黨傾向「在地化」臺灣意識的「親美友日反中」,與國民黨傾向「本土化」台灣意識的「親美友日和中」。特別值得觀察的是民國黨取得國會主導權,主張在「一中憲法」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來推動兩岸關係;而民進黨總統賴清德曾在行政院長任內的說自己是「務實臺獨工作者」,未來在總統任內是否調整,重點是兩岸在國家未完成統一之前,取決於美國與中國對台灣的態度,以及台海兩岸關係的發展,遂成為是影響臺灣意識與台灣第四階段本土化的關鍵之一。(作者咸認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