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三談28〕讀《臺灣通史》與《現代臺灣新文化史》有感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2-15 人氣:

〔安齋三談28〕讀《臺灣通史》與《現代臺灣新文化史》有感

(全民專欄/陳天授)今(2024)年2月8日至14日的農曆年假,特別閱讀了《臺灣通史》(原文加白話文注譯版本)與《現代臺灣新文化史》的這兩本重要著作。

本(2)月7日,由連震東基金會舉行出版《臺灣通史》(原文加白話文注譯版本)的新書發表會。連橫(字雅堂)原著的《臺灣通史》,其出版時間至今(2024)年已發行百年之久。2年前,連震東文教基金會開始進行《台灣通史》白話文譯注。連震東基金會執行長連惠心是連雅堂曾孫女、連震東孫女、連戰女兒,她談到自己重新出版《臺灣通史》的心情,她曾祖父寫下《臺灣通史》是為了保存中國文化與先民開墾歷史,而今在歷史課本中已看不到,在體制教育去脈絡化之際,希望更多人能接觸、親近《臺灣通史》,原文與白話對照,期待先把歷史的部分講清楚,也可欣賞原文的文學性。

《臺灣通史》是連雅堂累計10年的嘔心瀝血之作,主要記述上起隋大業3(607)年,下迄清光緒21(1895)年乙未割讓臺灣,共約1,290年的臺灣史事。尤其描寫明清兩代從大陸來臺開墾的老百姓,和當時的社會風俗,以及如何和原住民相處,書中滿滿先人智慧。但108課綱中卻刪除連橫《臺灣通史》的〈序〉。連惠心特別感慨的是先民來台移民來台,300多年下來這個努力開墾跟這整個歷史,可是不幸的我們打開歷史課本,根本看不到有這一篇,這過程完全看不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能讓臺灣本土文化和歷史被輕描帶過。

連戰表示,希望藉由白話文版《台灣通史》的刊行,能讓台灣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朋友,更深透、更正確了解台灣的歷史及這塊土地與人民。他也說,「台灣先民從閩粵跨越黑水溝(台灣海峽),跋涉抵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這段艱辛的移民開拓歷史,子子孫孫都不能忘,這才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所該保有的慎終追遠人文情懷。」

臺灣社會長久以來,對於連橫《臺灣通史》一書在臺灣歷史文化的意義,就有「青山不改,青史長存」的極高評價。參與這次白話文本撰寫的作者之一楊渡,在其演講「《台灣通史》的當代意義」時談到,他自己在書寫過程中看到雅堂先生雖是文人但骨子裡其實是俠客,雅堂先生在《台灣通史》曾壯懷激烈地寫下「如此江山如此恨」、「心期吾黨振民權」等詩句;特別是結尾更指出:「臺灣是海中孤島,憑恃天險;一旦援絕,坐困愁城,非有海軍之力,不足以言圖存也⋯⋯雖以孫吳之治兵,尚不能守」已說明了當前臺灣的寫照,也讓人更清楚讀史是為了看向未來。

在這(2)月的時間,無獨有偶,亦有一本對臺灣歷史文化敘述具有同等時代意義,由元華文創公司出版江燦騰與陳正茂兩位教授合著的《現代臺灣新文化史》。讀該書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即見到圖片頁面上附有連橫個人照,以及連橫的相關臺灣文化著作版面,彰顯《現代臺灣新文化史》不但具有傳承連橫撰寫《臺灣通史》的歷史使命,更重要的是有延續日治臺灣、戰後國府來臺迄今的文化記述意涵。

《現代臺灣新文化史》除第一卷的近代以前篇,是略述清治臺灣以前的歷史文化之外,從第二卷日治近代篇,第三卷戰後現代篇,第四卷解嚴當代篇,完整地匯流臺灣400年與中華民國的歷史文化,已補足連橫《臺灣通史》對近代以來臺灣歷史文化未記述的部分。

讀連橫《臺灣通史》與江燦騰、陳正茂《現代臺灣新文化史》,我發現有一共同點的史觀,就是我在拙作(元華版)《臺灣政治經濟思想史論叢(卷一至卷八)(如照片)的8卷中所秉持觀點的論述,特別深入分析臺灣「本土化」(indigenization)與「在地化」(localization)的最大區別。「本土化」強調的是本地者歸返鄉土的主觀融入當地;「在地化」則是強調外來者融入所居地的客觀融入當地。

從上述的界說,我認為連橫《臺灣通史》與江燦騰、陳正茂《現代臺灣新文化史》,同時都具有臺灣本土化的歷史觀,也正如徐復觀認為中國是「大鄉土」,臺灣是「小鄉土」的文化情懷。

在此,我願談自己與蔣經國推動台灣本土化的一段經歷。1978年秋之前,我還在台南縣後壁老家附近的一所商工職校學校教書,學校董事長陳三元,正是擔任當時縣議會議長,縣黨部第一組長吳春明是我表姐夫,縣長楊寶發與我們家早有交情,我二姊夫黃德旺在縣長室擔任機要秘書。

如果以台南縣早期政壇派系之分,縣長出身新化、議長出身柳營,都由「三新派」(指新化區、新豐區、新營區)所屬「山派」,而與吳三連、陳華宗等「海派」有別。但以當時戒嚴時期國民黨在台南地方基層的優勢,是採調和派系實力,透過地方黨部來做有效的掌控。

因為,當時我對地方選舉政治有興趣,也因與「山派」政治人物走得比較近,縣長楊寶發也特別關心我的未來人生規劃。他鼓勵我先到機關單位歷練和再進修,於是推薦我到當時馬星野主任委員主持的黨務單位工作,我才有機會接觸到所謂權力機構「體制內」與「體制外」的不一樣工作環境。我也真正深入了解到當年蔣經國先生為什麼要辦理國家建設研究班的目的,和他為培養未來國家政經人才的苦心,以及他經常下鄉接觸地方人士的本意與深意。

蔣經國「吹台青」的本土化政策,儘管李煥在晚年接受口述歷史的時候,說蔣經國沒有要他推動所謂的「本土化政策」,或是有人批評蔣經國的推動「本土化政策」只是他拿來要攏絡本省籍人士的策略而已。

但是我們檢視蔣經國自從1971年擔任行政院長以來,乃至於國民黨主席、中華民國總統的階段,他所重用的謝東閔、連震東、林洋港、邱創煥、李登輝,而後的張豐緒、連戰、陳奇祿、楊寶發等,乃至於「本土化政策」最後階段的全面提升地方基層黨務工作人員的素質,再再證實蔣經國「吹臺青」的本土化政策。

這當然包括在蔣經國執政的最後階段,在他晚年道出他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亦如抗日期間曾擔任蔣介石委員長侍從室秘書徐復觀,到臺灣來以後所說,中國是他的「大鄉土」,臺灣是他的「小鄉土」,其中所蘊含臺灣本土化的意涵。我認為拿連橫《臺灣通史》與江燦騰、陳正茂《現代臺灣新文化史》來做對照,最能契合臺灣本土化的歷史觀和演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