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TB新聞網
新聞首頁 > 全民專欄 > 〔安齋三談67〕國治臺灣服務業金融資本主義發展(二)
分享到臉書FB!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推特twitter!   作者:陳天授 時間:2024-04-15 人氣:

〔安齋三談67〕國治臺灣服務業金融資本主義發展(二)

(全民專欄/陳天授)臺灣許多私人中小企業的發展成為企業集團,根據2008年中華徵信所公布的資料顯示,2007年臺灣七大家族企業的稅後純益排名和資產總額,分別第一是臺塑集團,第二是鴻海集團,第三是新光台新集團,第四是遠東集團,第五是中信集團,第六是國泰富邦集團,第七是奇美集團。

但是臺灣中小企業仍然占企業整體結構中的比率,根據「2007年中小企業白皮書」指出,2006年臺灣中小企業家數為1,244,099家,大企業家數28,409家,占全體企業家數1,272,508家數比率的97.77%,就業人數達775萬1千人。

臺灣企業的規模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縱使有些較大規模的關係企業集團,已逐漸從累積家族資本,而後逐步擴大到宗族、鄉親的共同投入,甚至成為上櫃、上市公司,甚至政府開放企業集團的關係企業可以投資銀行、證劵等金融性產品,發展成為規模較大的金融控股公司,能夠與其他跨國化企業競爭,但不論是在資本結構和人才運用上,基本結構仍然是家族企業的經營型態居多。

戰後臺灣公黨營資本主義經濟上的管制規則,也常常淪為少數個人或獨占事業的保護工具,極易形成政治經濟學家所謂企業化政客。企業化政客善於利用各種政經結構上特權,專營法規的漏洞,或創造有利於自己的法規。

由於政府長期控制規模龐大的公營事業與各種特許事業的許可權力,加上執政黨又擁有許多黨產和黨營事業公司,雖然到了1990年的末期都已經逐漸走向民營化,但是與民間財團的結合所形成被社會所詬病的「黑金」結構,導致執政長達56年的國民黨,2000年總統大選失敗之後的交出政權,臺灣進入由民進黨陳水扁執政的時期。

2000年,政府知識經濟創新產業,主要推動知識經濟與接軌國際經貿體制的策略。政府揭櫫「知識化、永續化、公義化」三大理念,全力投資人才、研發創新、運籌通路與生活環境外,亦發展半導體、影像顯示、生物科技及數位內容等產業,以提升產業創新能力與國民生活品質。

2002年1月1日,臺灣正式成為WTO的會員國,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經貿體制,重新定位臺灣經濟的核心優勢。2008年,遭逢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政府適時推動〈因應景氣興經濟方案〉、發放消費券、擴大公共建設等政策,更是讓臺灣能再次安度危機的重要關鍵。

2008年6月,政府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訂定「高效率」、「高價值」、「低排放」及「低依賴」的「二高二低政策」原則,及實施能源供應面「淨源」與能源需求面「節流」的政策綱領,將臺灣在資通訊科技方面累積的經驗與優勢,轉移到綠色能源的新領域,創造新的永續競爭力。

2009年4月,政府陸續推動六大新興產業行動方案,包括生物科技、精緻農業、醫療照護、觀光旅遊、文化創意、綠色能源等產業,將原有的通信、資訊、光電及半導體的ICT產業,在加入相關的綠色能源產業、醫療設備產業及製藥等生技產業,並與文創產業密切相結合。

2009年,臺灣整體服務業名目GDP約為8.6兆元,占GDP的比重達69.3%,服務業已成為我國經濟活動的主體,也是創造就業的主要來源。政府為推動經濟創新與落實結構改革,以面對後金融海嘯時期的全球經濟情勢,政府秉持「創新、就業、分配」的核心價值,打造永續發展的新經濟模式。

2010年5月,通過《產業創新條例》取代《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以內需和出口作為雙引擎,推動「加速投資臺灣」、「落實結構改革」兩大策略,讓創新成為成長動能,以創造就業為成長的主要目標,在成長的同時兼顧分配的公平。

2011年,政府頒布「產業實施綱領」,架構未來農業、工業及服務業各產業發展策略方向,其達成提升國際經貿地位、轉型多元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均衡發展的願景。在加強投資臺灣方面,投資產業創新,包括「五+(加)二」產業創新,以及數位經濟與服務業科技創新、晶片設計與半導體前瞻科技、文化創意產業科技創新及生活產業,重塑臺灣全球競爭力;並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奠定未來30年國家發展基礎,以因應新產業、新技術、新生活的需求。

在落實結構改革方面,將加速財經法制革新,推動金融市場創新及進行稅制合理化。此外,政府在擴大國際合作方面,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持續加速經貿結盟,以提升對外經濟的格局及多元性。

尤其是面對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AI革命比工業革命的規模大且更激烈,例如互聯網、商業AI、感知AI、自主AI的改變人類生活應用,未來AI將逐步取代白領或藍領的工作,勢必帶動新產業結構的改變,不但是會造成產業人力供需的調整,並將促使因薪資結構的改變所導致貧富差距的拉大,也將顛覆現行的政治經濟體制。

承上論,戰後中華民在臺灣時期經濟政策與發展,主要藉由初階「農業培養工業與工業發展農業」,和進階「工業發展農業與貿易培養工業」的兩大主軸策略,其所衍生「發展型國家理論」的先受肯定,有別於拉丁美洲國家。惟受日本泡沫經濟,與1997年亞洲國家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發展型國家理論能否完全適用威權政經轉型的國家,雖然受到質疑。

1976年,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自由經濟大師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於1975年到臺灣訪問,當聽完經建會、中央銀行的簡報之後,經建會主委兼中央銀行總裁俞國華特別請其批評指教。

傅利曼非常不客氣地說:「撤銷中央銀行、撤銷經建會」(Abolish the Central Bank, Abolish the Council),由於俞國華知道這是自由經濟主義大師傅利曼的一貫主張,於是說:「好極了,那我就是自由人了(I would be a freeman),那我就失業了。」

這雖然只是俞國華利用freeman與Friedman的諧音幽默,兩人的相視而大笑。由此,也可以用來說明自由經濟主義大師傅利曼,對於重視當年中華民國臺灣經濟的朝向自由化發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