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經發展史稿38〕日本統治時期政經發展(一)
(全民專欄/陳天授)19世紀,帝國主義的出現,起因於英國在國際政經霸權的式微,與現代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典型帝國國家的特點,即以專制君主為首、由中央協調、行政和軍事體職能分化的行政和軍事體。
帝國不是一個「主權」國家,而是擁有不同「治權」的結盟機構所組成的政治實體,其政策是由皇帝、選舉人和帝國議會所決定。這種勢力近乎均等的國際關係與新興民族主義,導致一個高度競爭的國際政經體系。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相互競爭,造成國際政經利益的衝突,更因為科技與通訊交通的發展,加強了對國際政經利益的控制。
帝國主義是政府運用策略和外交以獲得被保護國的土地,並增加工業發展、貿易和投資的機會。19、20世紀,最典型的殖民主義思想,殖民體制是一個殖民母國與殖民地之間脈絡相連的結構。經由這個結構,使殖民地的經濟、社會均從屬於殖民母國;而殖民的終極目的,就是依殖民母國的需要,剝削殖民地的經濟剩餘與社會剩餘。
帝國主義甚於殖民主義的觀點認為,海外征服和工業化就像自然法則一樣不可抗拒。國際政經利益的魅力使得東方原本孱弱的日本幕府後期,在1860年代明治維新的全面學習西方帝國主義的擴張與侵略,整個國家政經社會以「殖產興國」、「文化開明」與「富國強兵」為信念,發展進入軍國主義政經體制的結構與發展。
日本明治維新運動證明其在工業化與軍事化所獲得的成就,國力強盛得以在世界體系競爭和資本主義市場利益中,與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平起平坐,終致出現強調「國權皇張」的「脫亞論」的強勢主張,而當時殖民地的最佳目標就是選定臺灣、朝鮮與衰弱的大清帝國。
1592年,日本在豐臣秀吉就曾有過佔領朝鮮的王京漢城,並準備攻取大明帝國北京的舉動,特別為300年後的日本軍國主義發揮了示範作用。所以,才發生1895年,打敗大清帝國。1902年,英國接受日本在東亞的霸權地位,並與日本簽屬「英日同盟」,以及1905年打敗俄國沙皇的戰役。1910年,乃至於占領朝鮮,再再證明其自1860年代明治維新的成功。
一般對軍國主義的定義,其本質與帝國主義的意涵相同,只是軍國主義更凸顯其強調軍事武力戰爭的必要性,一般皆以帝國主義稱之,當有必要時則會以軍國主義稱之。尤其是1895-1905年,日本統治台灣最初階段的以軍事武力掃蕩反抗勢力,和1931年以後在東亞發動的一連串戰爭。
1603年,日本德川幕府建立於江戶(今東京)。幕府體制是由幕府和267個藩進行統治,日本天皇只處理原則性的事,而非日常事務。在這樣的幕府體制之下,元祿年代(1688-1703),出現了經濟、文化的繁榮。19世紀之後,則必須面對歐美帝國主義殖民者的威脅與日俱增。
幕府時代初期,對外關係要求基督徒踩基督聖像證明其非基督徒,後來才有被指突破禁忌關卡的「踏繪」之舉;對內關係的藩主在藩地擁有絕對權利,藩主與藩主之間的關係則經常發生戰爭。直到1867年至1868年日本發生一場結構性革命,幕府體制被推翻,國家的控制權回到京都的天皇手上,終於結束了250年的德川(江戶)幕府時代,進入明治年代(1868-1912)。但是日本人並不稱這個權力體系的改變為革命,而是認為這是恢復舊秩序。
日本在開始進行軍國主義侵略的時候,其國內發展帝國資本主義的環境條件還相當脆弱。所以,日本佔領臺灣之初,其國內並不存在必須迫切佔領臺灣的需要因素,只是在歐美帝國主義列強競相奪取他國領土的熱潮中,誘使日本佔領臺灣的成熟行動也具有帝國主義意涵,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臺灣》因而將其稱之為「早熟的帝國主義」。
日治台灣時期臺灣與日本殖民關係,日本是母國,臺灣是日本的子國。日治時期臺灣政經發展,主要分為兩大階段:第一大階段(1895-1931)是軍國主義體制台灣支援日本內地的政經發展階段,是日本殖民前期台灣農業支援日本工業的階段。第二大階段(1931-1945)是軍國主義體制台灣支援日本南進的政經發展階段,是日本殖民後期台灣工業支援南洋農業的階段。以下,將分這兩大階段的政經發展加以深入探討。
- 兩岸藝文-10-11- 史博館「花都尋夢」、「再見常玉」座談會 邀請
- 地方新聞-10-11- 新北市啟動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計畫 協助受災農友
- 地方新聞-10-11- 守護城市無名英雄 侯友宜表揚208位資深民防人
- 地方新聞-10-11- 老父遭詐兒機警衝地所求援 新北地政成功擋詐護
- 地方新聞-10-11- 新北遭境外污染物影響空品不佳 環保局啟動應變
- 地方新聞-10-11- 新北浮洲寵物公園升級改造 提供更友善環境
- 地方新聞-10-11- 2024臺灣女孩日 新北女孩「一步一腳印,創造女孩
- 綜合新聞-10-11- 台灣女孩日與台灣女性影像學會攜手合作 以電影
- 綜合新聞-10-11- 營造原民文化學習場域計畫 114年計畫徵件開跑
- 綜合新聞-10-11- 新北首創半導體聯盟 從國小試探到就業 挑戰百萬